03:海棠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7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刻在墙上的家风家训
田株铢

  ■ 田株铢

  桑榆暮景,岁月如流,老一辈留下的家风家训还时刻萦绕于我的耳际。每次回到老家,看那老屋泥墙上写着的几个大字——“乐善爱劳,诚业爱国”,祖父的身影仿佛又挺立在了我的眼前。

  斑驳的字迹前浮出一幅光景:老人弯着腰赤脚踏在泥地里,裤脚绾得高高的,顶天的红日在草帽边围成一圈渐变的光晕。祖父是一个勤劳的人,他把自家的地打理得井井有条,年年丰产丰收,就连屋后院都被他砌成了鱼塘。拾掇点柴火,用铁丝串起来,圈一块地,还养了好多只鸡。秋收之际,父亲一声令下:“嘿!乡亲们!开镰咯!”四方便响起雷鸣般的吼声,大人们在田间地里忙活,小孩子在在田埂上蹦蹦跳跳。晚上回到家,祖父和祖母还把好的粮食清理出来,挨家挨户串门,给乡里邻居送点去,略表心意。虽说不多,但祖父总说:这是咱家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风气,邻里和睦,才能创造幸福的家园。我笑祖父:“你这鸡都没人看管,被偷了都不知道哩!”祖父摆摆手,“算了吧,人不至难处,也不会如此。你祖母啊,更是远近闻名的老好人,哪家的瓦片脱落,屋里漏雨了,顶是你祖祖第一个冲出去帮忙;哪家要彻墙,也少不了她,真是一个活雷锋。”我每次回到老家,邻居们都对我倍加关怀。

  祖父在农村集市里租了一席摊位卖鱼,每天天未亮,他就挑着扁担,踩着他那双发黄的老布鞋,匆匆忙忙地消失在雾气中。小时候的我也常常去帮忙,他教我如何称重,找钱,记得有一次,摊位前来了个老妇人,而祖父恰巧去隔壁修遮雨板了,我便成了小主人,我拿起一条鱼装进口袋里称重,算钱,“八块五!婆婆!”收了钱,我喜洋洋的递给祖父。哪知祖父脸一沉,跑去追老婆婆了,他喘着气回来说:“丫头,你哪能带着水给人家称重呢!整整多了两元!”祖父借此“训诫”我:“孩子啊,咱们干哪一行,都得讲诚信,你祖祖和我这辈子就靠卖鱼维生,赚多点赚少点,都能吃口饭,但诚信是根嘞!要叫人放心,你心底就得诚!咋们要老实做人,诚信为本!”这场景至今还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祖父年轻时还在村小学教过书,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去了城里,各奔东西。记得一次傍晚,突然下暴雨,风拍得窗玻璃快要炸开,整片天空灰蒙蒙的,祖父一下冲出去,不知要干什么,教室里的学生都喊着他,可迟迟没有回应,好长一段时间,他才弓着腰回来,脚底的鞋灌满了水,棉裤也拧成了一坨,眼镜的镜框也断了。他浑身直哆嗦,孩子们上去扶着他,他却要手帕,他将手擦得很干,而后从腰间将国旗取了下来,他哽咽着说:“咱们村就两面国旗,一面在村支院,一面在这所学校,都是国家发下来的,我是护旗手,所以这面国旗不能丢!我得保护它一辈子!”祖父的爱国情怀,让我感动,直到今日,我家老屋的墙上,仍挂着国旗一张!

  弹指韶华,回眸世事,祖父言传身教的家风,流淌在他的后代血液里。我想,那些刻在墙上的家风家训,字迹可能会斑驳,但精神却得以传承,它引领着我,伴随着我茁壮成长。(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作者系乐山市市中区海棠实验中学 九年级5班学生)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我的家风家训”主题征文获奖作品选登
荷香(外一首)
荷趣
脉脉相传
微笑(外二首)
好家风好家训伴我行
刻在墙上的家风家训
乐山日报海棠03刻在墙上的家风家训 2022-07-24 2 2022年07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