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综合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组合拳” 激活“动力源”

  ■ 记者 赵径

  “没想到双腿受伤后,还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位于沐川县的川麒电子有限公司帮扶车间内,沐溪镇茨湾村的脱贫户冯顺明一边摆放着电子器件,一边说道。

  沐川县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在全县各乡镇建立帮扶车间,让当地群众家门口就能就业,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一人就业,带动全家”的目标。

  这是我市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一次生动诠释,也是乐山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将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底线任务、将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以脱贫攻坚精神,踔厉奋发、不胜不休,推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成效、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强衔接

  持续凝聚各方帮扶合力

  “羊子长势相当不错!”看着养羊场里活跃的湖州湖羊,阿罗拉于告诉记者,“去年出栏了300多只湖羊,挣了30万元,今年效益应该比去年增长不少。”

  去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的积极协调下,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捐赠430只湖州湖羊,支持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小谷溪村发展湖州湖羊。在东西部协作项目的支持下,小谷溪村修建了一个现代化养殖场,并采取由当地养殖大户承包养殖的方式,让这批湖州湖羊在小谷溪村顺利安家。

  “小谷溪村的湖州湖羊产业采取‘固定分红+效益分红+场地租赁’的模式,每年大概能为村上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派驻小谷溪村第一书记周攀峰告诉记者,下一步,计划发动村上其他农户一起养殖,扩大规模,把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

  帮扶村蒸蒸日上的产业发展势头,离不开强有力的“软件”支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选派2名干部驻点帮扶马边,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05万元。33名省直定点帮扶单位派驻人员全部到岗,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097.7万元。今年,东西部协作到位帮扶资金1.6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3个。我市已向全市行政村(社区)派驻驻村工作队干部1943名,其中第一书记1370名、驻村队员573名,实现1370个村(社区)第一书记全覆盖。

  为凝聚社会合力,我市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抓手,组织动员110个民营企业、商(协)会与脱贫村、重点帮扶村进行结对帮扶,助力脱贫地区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就业等工作。持续发挥市、县扶贫“两会”作用,募集社会资金(含物资折价)4128万元。举办全市乡村振兴项目推介会,推出项目103个、总投资728亿元,签订授信金额525亿元,集中签约项目20个投资114亿元,促成了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建设乡村。

  “我们持续用好、用活各类帮扶资源,始终保持攻坚态势、凝聚帮扶合力,推动脱贫基础更加巩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秀蓉介绍。

  抓巩固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的基础。

  “我们创新实行‘54321’监测帮扶工作法,对全市农村人口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对排查识别出的监测对象,全覆盖落实帮扶措施和监测联系人,因户施策落实产业发展、就业扶持、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政策兜底、住房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马秀蓉说,算上今年新增的1288户3814人,全市识别监测对象累计达2603户8021人,目前已投入防止致贫返贫基金1637.1万元,消除风险999户3154人。

  同时,聚焦提升“两不愁三保障”质量,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落实控辍保学、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和教育扶贫基金救助政策,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资助学生15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2022年医保参保率达100%,医疗救助7.31万人次,减轻医疗负担6588.82万元。

  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一户一人”。为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出台加强就业帮扶十五条措施以及稳定和扩大就业十八条政策措施,为脱贫户、监测户“一对一”提供就业服务,全市实现脱贫人口务工7.4万人,有效消除“零就业”家庭。立足产业促增收,分别安排中央、省级衔接资金1.48亿元、2.84亿元用于产业发展,投入1.24亿元帮扶4.08万户脱贫户、监测户发展到户产业,落实户均奖补资金不低于3000元(彝区不低于3500元)。对13个200人以上的大中型集中安置点持续加大后续扶持力度。(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谋发展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

  走进井研县集益镇,满山遍野的柑橘树被沉甸甸的柑橘压弯了腰,地里果农加紧采收,加工厂里分拣、运输忙不停……

  农业是井研的“基本盘”,井研以集益镇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建成了涵盖10个乡镇、49个村、300平方公里的柑橘百里产业环线,辐射带动10万农户增收致富,串起了美丽乡村。

  我市加快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峨眉山茶”、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林竹四大产业适度规模、集中连片。同时,将园区作为产业发展主阵地,推行“月听汇报、季度分析、半年拉练、年终评比”工作机制,对11个县(市、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现场拉练,确保年内创建省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13个、县级园区32个以上。坚持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乡村旅游聚人气、促发展,让老百姓“跳出土地”抓增收。

  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互为呼应的,还有宜居乡村建设、涵养文明乡村的同步持续推动:

  扎实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创新常态化开展农村“五清”行动和场镇提升行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村占比达100%、70.9%,78个场镇实现“路整平、地扫净、服务好、治污染、面貌新”目标,全市“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占比超过65%,打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开展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示范乡镇6个、四川省魅力乡镇4个,培育市级文明乡镇26个、文明村297个。深入推进彝区“双高”治理,制定出台《关于开展高价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小凉山彝区高价彩礼问题有力遏制。持续开展农村传统文化挖掘保护,沐川草龙、西坝豆腐等24个项目入选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名录、6名个人被评为四川省乡土文化能人。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嘉州”活动,深化“十爱”示范家庭、最美家庭、乐山好人等评选表扬,良好家风、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3版:健康·广告
   第04版:时事·广告
我市出台税费征管保障实施方案
沐川县特色集体经济领跑乡村振兴
东西协作助农纾困 消费帮扶情暖彝乡
打好“组合拳” 激活“动力源”
打造有温度的执法队伍
我市多地迈入“动车时代”
公益广告
乐山日报综合新闻·广告02打好“组合拳” 激活“动力源” 2022-12-27 2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