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海棠
     
本版列表新闻
~~~——读许永强《诗蜀——入蜀诗人的心灵解码》
~~~(组诗)
~~~
~~~
~~~
     
2022年06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禄名胜记
张明军

  ■张明军

  《乐山县志·方舆志·市镇》载曰:“福禄场,清初设,距城百三十里,场期二五八日。居民约千户。商业煤炭为大宗,丝茶次之。东通犍为,西通峨眉,南通马边。”

  铜河牛石溪下,有牟路口焉。其始,水过大岩山脚,汪洋恣肆,横无际涯,无有遮拦。某年,泾流沿燕子坎下,大岩山脚淤出砂石坝焉。明末清初,荆楚及东部移民迁来,于坝上搭房舍,垒阡陌,辟田畴,始闻有鸡犬之声;又规广长,兴土木,建街坊,兴集市,不数年街成。后有《乐山县志·方舆志·市镇》载曰:“福禄场,清初设,距城百三十里,场期二五八日。居民约千户。商业煤炭为大宗,丝茶次之。东通犍为,西通峨眉,南通马边。”传有先民牟氏者,于路口开店,众皆呼为牟路口;又有商贾者,欲逾岩往南,然大岩山壁立千仞,荒莽无路,乃叹曰:没路口。遂率众奋力,开山凿壁,削岭填谷,由是天堑乃平。岩之南北互往焉,幸甚!里中文人言,铜河乃沫水,应为沫路口。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编《乐山县概览》载,“福禄场,原名莫路口、又作牟路口,俗读如磨罗口、映碧场。”以是观之,其场名莫衷一是。今官方统称为福禄镇。

  场为嘉之鄙,乐山边陲;铜街子、茨竹坪、黄丹舟坝,直面夷区。有智者献计曰:筑城攘外亦可安内,县衙然其说。由是全员发动,丁壮顶日,妇孺献工,耆老冒暑送茶,城池八年乃成。寓铜河汤汤,环带青山,人寿年丰,化雨千秋。遂更名映碧乡福禄场。

  时在道光二十八年。

  城四向八门,每向大门一,偏门一,共八门。其曰:临江门、乾兴门、兴隆门、永福门;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城中有荷锄挑担零星出入者,开偏门;若官衙仪仗喧喧招摇过者,或坊间里弄婚嫁队伍进出,又集市场期,则开正门。城墙高二丈,宽一丈二尺;有城垛,城楼,上有四方甬道连通,若有夷人山匪骚扰,一方报警,四方合力,擒捕于栅笼。城墙自是坚固,条石卷拱,铁门关锁,夜间谯楼更鼓,二更关,五更开,一城黎庶熟睡安眠。

  街有主街四,曰正街、曰横街、曰兴隆、曰沙沟;百姓自四方来。先有湖广人建禹王宫,又有江西人建万寿宫,广东人建南华宫,福建人建天后宫,贵州人建荣禄宫;五省宫者,关帝火神,全城共祭。民从原籍来,异乡重逢,拱手作揖,堂倌喊茶,热闹非常;万年台上,出将入相,花脸粉旦,戏班优伶;偶有邻里隔阂,高堂老辈调停,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宁人。 ……此即会馆盛况也。

  场之下端,大岩山脚,有洞深邃。春冬之时,穴中空旷,阴风习习。内有沙滩阴潭,叮咚泉流,蝙蝠水鸟,石笋钟乳:晶莹剔透,万千气象。乡人言,山后许家沟水,伏行地中,渐成阴河,穿大岩山脚而出,直奔铜河。夏暑雨季,洞中雷霆轰隆,山洪暴涨,有泉水鱼裹挟而出,入铜河中。时有渔者,扳筝下籇,美食尽得,谓之鱼洞子;福禄东行半里,瓦厂沟口,有泉眼,众皆呼之曰“冒水孔”。水从地中出,在地面形成一潭,深不盈丈,水尤清冽,波光如镜,宛若天宫瑶池、人间蓬莱瀛洲。镇中居民,咸来观景,更有坊中小儿,三五络绎,入水中嬉戏,直到日落黄昏,还流连忘返。知县来此下访民情,闻此地有此景,前往观之。嘻!水不时涌,须待日月星辰,阴晴圆缺,天地交感,地中水方汩汩冒出。知县兴之所至,遂题“潮汐池”三字,意为“早潮曰潮,晚潮曰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衮衮入蜀者,借公兄弟名”
夏日有浓阴
福禄名胜记
夏日池塘
高考前“搬砖”
乐山日报海棠03福禄名胜记 2022-06-12 2 2022年06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