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明兴
周抡园为著名山水画家,河北大名县人。他给自己取字“岫生”,岫者,山峦也。可见画家周抡园自来对山川大地的挚爱。
20世纪20年代,周抡园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系,与李苦禅、王雪涛、刘开渠、赵望云等为同学。毕业后,应蔡元培先生之聘,留校任教。抗战爆发后,周抡园携家人避难入川,居重庆。1939年辗转成都,途经嘉定(今乐山)时,惨遭日寇飞机大轰炸,全部家当毁于战火。不久,妻子因病去世,周抡园带着两个孩子艰难生活。
周抡园在成都定居40年,先后任教四川南虹艺术专科学校、成都工艺美术学校,为新中国的第一批中国美协会员,美协四川分会理事,成都画院顾问等。周抡园常常寄情于山水,脚迹遍及全国各地,他的山水画苍茫沉凝,元气酣畅,于雄奇中见娟秀,浑厚中见幽深,尽显一代大家风范。
1962年8月,周抡园来到峨眉山写生。他身背沉重画具,只身一人跋涉在山道上。山中多雨,道路湿滑, 登山近似艰难爬行。就是这样,周抡园仍不忘仔细观察山中气象变化,写生不同天气下的景色。这一趟回到成都,创作了不少佳作。主要作品有:《峨眉纪游》《峨眉春云出岫》《峨眉洪椿坪风光》《清音阁》等。
《峨眉纪游》 可谓周抡园山水画的代表作。从题款得知,此画“由九老洞至洗象池途中所见”而作。画上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巨松老树,郁郁葱葱,溪水如练,瀑布如烟,林壑森秀,山路蜿蜒。整个画面以水墨为主,略施青赭,用墨干湿相济,变化多端。画面凝重雄浑,别具苍劲质朴之趣,把水碧山青的峨眉山描绘得淋漓尽致。
周抡园多年从事国画创作与教学,他常借用白乐天“蜀江水碧蜀山青”的诗句来教诲学生。他认为“蜀山青秀深邃,加以天气阴湿,故山景多成深黛”,“山青水便秀,蜀山溪流多为高山融雪或积泉而成,更因林深草茂,所以水多澄碧。”因而色彩的恰当选用方能显出山青水碧的效果来,二者相得益彰,情趣无穷。周抡园创作的峨眉山画,正是体现了这方面的功力。
1988年8 月,就在周抡园辞世后的第五个月,他的同窗好友刘开渠、李苦禅、王雪涛等出面筹备,以中国美协名义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为他主办了《周抡园山水画展》。2012年11月,国家博物馆出版了《周抡园艺术》,周抡园在山水画方面的卓然成就和质朴画风,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