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文化
     
本版列表新闻
~~~
~~~
长篇小说《北京到马边有多远》连载~~~
~~~
     
2022年05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工业遗存“活”起来
若珲

  ■ 若珲

  近日,距离广州地标“小蛮腰”不足2公里的地方,一个以啤酒为主题的文化创意艺术区成为当地人新的打卡地。行走在园区里,随处可见酒吧、潮流买手店、文化创意公司,还能偶遇麦芽筒仓、烟囱等工业历史建筑。新旧混搭的风格,让人感受到从历史中焕发出的新风尚。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颇具艺术格调的文化创意园区,其前身是珠江啤酒厂,在进行修复性开发,并通过商业运作之后,一个即将被历史遗忘的老厂区重新焕发出活力。

  工业遗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亦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和见证,它的价值,不亚于那些光鲜夺目的文化遗存。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中国开始有意识地去科学规划、分类管理、合理利用工业遗存。此后,随着《2019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路径与典型案例白皮书》的发布,工业旅游区、开放街区、产业园区成为工业遗存改造的三大方向。《白皮书》认为,以工业旅游区为改造方向的工业遗存是指一些矿区、酒庄或是特色工程,自身往往带有特色景观;以开放街区为改造方向的工业遗存大多地理位置优越,整体建筑风格独特;而拥有很多劳动厂房和仓储用房的工业遗存则更多转向了产业园区。

  “旧城区、旧厂房是城市发展脉络重要一环,有记忆的城市才是有温度的。”近年来,对工业遗存的有效利用不仅成为很多地方产业转型的亮点,也为城市记忆注入温暖底色。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位于北京首钢园区的滑雪大跳台上演的一幕幕夺冠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作为由工业遗存变身的城市新地标,首钢园区不只闪耀着体育的光芒,近几年,园区还引进了文化产业、科技产业,例如精品书店、互动体验空间,包括数字沉浸式体验馆,成为工业遗存变身城市风景的新样本。

  让工业遗存“活”起来,还需找准定位,避免在项目雷同上“踩雷”,陷入“千人一面”的复制化套路。应结合自身特色优势,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做到既“吸睛”,又能重拾城市记忆。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汉碑重刻 夹江古泾口再现明亭开道碑
让工业遗存“活”起来
阿鲁失联
广告
乐山日报文化02让工业遗存“活”起来 2022-05-15 2 2022年05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