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妍艳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纪检监督工作如何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需要关注的话题。基于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和公益性,乐山市中医医院纪律检查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跟随医院党委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就如何将党章赋予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落在实处进行探索,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为推动党委领导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创新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抓住“责任制”这个关键环节,坚定不移发挥纪委督促协助作用。医院纪委准确把握新时代的职责和定位,明确工作重点,始终将督促和协助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一是做好主体责任的“参谋员”。及时向党委汇报上级纪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提出意见建设;每半年向党委报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情况;对管辖范围内重大问题及时分析并提请院党委研究处理,使党委的决策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二是做好责任落实的“督导员”。协助医院党委制定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细化责任分解,突出分工协助,并督促加强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等各责任主体之间的联系沟通、基层调研和工作协调配合,对存在问题、苗头性问题及时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案、督促整改,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做好责任漏洞的“修补者”。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优化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2017年医院纪委成立以来,督促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完善有关制度(管理办法)等百余项,让完善的制度修补责任缺失的漏洞。
深化“三转变”这个重点内容,持续强化纪检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医院纪委持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反腐惩恶,持续保障就医环境的风清气正。一是做好政治思想的“教育者”。采取廉政党课、讲师团授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医者谈廉”座谈会、党风廉政建设约谈会、典型案例通报会、党纪党规学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持续强化干部职工的思想警戒线,将“不敢腐”的源头防腐教育常抓不懈。二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创新者”。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大局,积极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抓好强化制度落实、严格制度执行、维护制度权威的发力点、关键点、切入点和着力点,让监督进科室、进部门、进支部、到窗口、到临床,让纪检监督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三是做好党风政风行风的“问责者”。综合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全院通报、提醒谈话、发放监督意见书、发放整改通知书、党风廉洁迹象精细化记分管理、医德医风考核等手段,对上级及医院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不实、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执行力不强等不良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利用纪律利剑让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作用有效彰显。
践行“铁军纪”这条主要战线,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素质能力。“立根塑魂、正本清源”,要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纪检监察干部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本色和工作能力。一是做好纪检工作的“建设者”。“打铁必须自身硬”,2020年9月,乐山市中医医院第二届院纪委班子顺利产生,此次纪委班子成员涵盖了医院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医药技系统的临床一线优秀职工,不仅具有广泛代表性,而且都具有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二是做好监督检查的“引领者”。充分发挥纪委委员和党支部纪检委员的联动互通,通过分片包干、层级管理、细化分工形成同抓共管纪检监督模式,把好基层监督的第一道关口,共同推进责任区域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三是做好自我监督的“提醒者”。通过理论学习与工作交流、业务知识学习与技能操作培训有机结合,持续增强纪检干部的政治责任意识、实践表率意识,持续引导他们当好党的忠诚卫士,不断强化纪检干部刀刃向内的自我警醒意识,铸就一支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作者单位为乐山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