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海棠
     
本版列表新闻
~~~
~~~——读崔鸿飞随笔集《奔跑的阿甘》
~~~
~~~
~~~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佛之美,有绿有蓝
齐朵朵

  ■齐朵朵

  大佛怀抱下的嘉州,岂是一个美字可言。大佛与嘉州相融相合,与三江交相辉映,绿色、蓝色不断跳入眼帘。我仿佛顿悟,大佛之美,是一种灵动的美,其美有绿、有蓝。

  身在异地,每次向新朋友作自我介绍,我一般会说,来自乐山大佛的那个乐山。我通常还会自豪地带一句,我是大佛的守护者。也许因为这个“称号”,新朋友也多会问我大佛高多少米、有多少个发髻等特别细节的问题,貌似要考考我这个大佛守护者是不是称职。

  前不久一个外国朋友,问了一个不一般的问题, “你们的大佛美不美?是什么颜色的?”朋友如此一问,估计因为佛像大都金碧辉煌。乐山大佛整体岩石雕琢,没镀金身,我打小就记得不少大佛的诗词,记不清爬过多少次凌云山。“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江阁欲开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诗句中大佛神情肃穆、体态匀称、身形雄壮,令人敬仰,印象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令人心醉神迷,但诗人不曾留意,我也没留心大佛的颜色。

  朋友疑问大佛之美,何处来?因何色?我有些接不上话,第一次感觉不称职。我久久思索不得,倒也一时恍惚了。带着疑问,趁着假期,我回到乐山寻找答案。

  探寻大佛之美,首站直奔凌云山。凌云寺前,背依大佛,抬眼远望,三江浩渺,天清云淡,三江汇流处波光粼粼。极目眺望峨眉山,蔚蓝的天空下,蜿蜒的崇山峻岭嵌入天际线,金顶上的十方普贤金光灿灿,宛如近在眼前。

  走下再熟悉不过的九曲栈道,来到大佛脚下,听着浪花哗哗,江中一扁舟,凤洲数深秋。秋风略带寒意,白了江洲的芦苇花,但城市郁郁葱葱,绿意不减,映照着这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市。

  大佛怀抱下的嘉州,岂是一个美字可言。大佛与嘉州相融相合,与三江交相辉映,绿色、蓝色不断跳入眼帘。我仿佛顿悟,大佛之美,是一种灵动的美,其美有绿、有蓝。

  “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大佛之下的嘉州,绿是最鲜明的特征。凌云山上,一眼望去,近处、远处都是绿。绿映照三江之水,三江为之翠绿。被森林环抱的大佛之美,有绿,那种生命呼唤的绿,即使江风瑟瑟,红嘴鸥在宽阔的岷江岸边,在榕树下,与市民游客和谐共处,绿透出欣欣向荣。

  蓝映照三江之水,三江为之碧蓝。成都人常说推窗见西岭,必然离不开蓝天。前些年冬季常遇雾霾天,在肖公嘴都看不清大佛的面部表情,更不要提几十公里之外的峨眉山。这些年,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善,推窗见峨眉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大佛之美,有蓝,那种欢愉的蓝,一片蓝天之下的嘉州大地,百姓生活依然蒸蒸日上。

  大佛因水患而生,虽说“道法自然”,却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佛之美,有水净之绿,天净之蓝。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广告
海棠山记
鸿飞从万里,飞飞河岱起
最忆是罗城
峨眉河人家
大佛之美,有绿有蓝
乐山日报海棠03大佛之美,有绿有蓝 2020-11-15 2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