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市中区现代化建设
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愿景。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市中区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区引领乐山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要全面显现,经济实力、综合承载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区域带动能力要全面提升。到2027年,建成一个经济繁荣、自然生态、多彩人文、乐山乐水、宜居宜业的幸福美丽嘉州。到2035年,全区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新的台阶,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第一方阵,建成乐山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全区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在全市率先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明确市中区现代化建设思路。我们紧扣市中区区情实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明确了“1245”现代化建设思路。“1”,即聚焦“建设乐山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总目标;“2”,即坚持“产业强区、文旅兴区”发展战略;“4”,即走好“三区”同频共建共兴之路、产业融合创新升级之路、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之路、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之路“四条路径”;“5”,即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新型工业发展先行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城乡社会治理创新先导区“五区”。
——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
——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到2027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位居全省前列。
——新型工业发展先行区。到2027年,工业增加值翻两番,超过200亿元。
——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
——城乡社会治理创新先导区。争创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争创全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
全面推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宏大实践,抢抓川渝合作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机遇,积极承接成渝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加快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旅游集散中心。立足乐山大佛世界级遗产资源,共建成绵乐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带,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域中心城市,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
以强化科技支撑为重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重点围绕文旅产业、新型工业、特色农业、高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招商引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乐山创成全省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争创全省一流营商环境。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释放经济增长动能
擦亮文化旅游金字招牌。推进乐山“不夜城”、凤洲岛生态环境修复等重大项目,做优“夜游三江”地标项目,将乐山大佛景区创建成为世界一流景区。高品质建设平羌三峡、苏稽古镇、绿心公园等新兴景区景点,构建以乐山大佛—嘉州古城为引领核,峨眉河文化遗产体验带、岷江生态观光休闲产业带为支撑的“一核两带”全域文旅体验区。全力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建设烟火嘉州城为抓手,高标准构建夜游、夜食、夜娱、夜购、夜演、夜展等消费场景,加快打造世界文旅消费集聚区“嘉州样板”。
着力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6+3”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种业、水产、生猪、蔬菜、水果等8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嘉州系列农产品品牌,提升“嘉州荔枝”“嘉州香葱”“嘉州生猪”“嘉州江团”“嘉州苦笋”等品牌知名度。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抢抓预制菜万亿级产业机遇,加快建设集研发、生产、体验、观光于一体的川菜预制菜产业园区,力争建成具有全国重大影响力的预制菜加工产业集群。全力建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现代化纺织工装(面料)基地、新型建材研发生产基地、半导体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争创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健全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特色餐饮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全省区域服务业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全福嘉州商贸物流园、棉竹快递物流配送中心两大枢纽型园区,推动形成农产品加工贸易、汽车贸易、物流快递、高端零售四大组团,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物流枢纽城市。壮大特色餐饮,实施“乐山味道”“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品牌”创建计划,打造美食夜市、美食节庆、美食文创等精品IP,加快建设世界美食之都。发展现代金融,着力打造全省区域金融中心。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强中心镇、中心村,将苏稽镇建设为具有示范推广效应的美食文旅特色小镇,牟子镇建设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镇,土主镇建设为县域副中心,茅桥镇建设为区域公共基础服务次中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提升农村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加强乡村文化传承,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嘉州。加快实施嘉州绿心公园改造提升、泥溪河磨池河人工湿地水质提升等重点生态工程,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能级,加快成乐高速扩容、乐西高速、乐荥高速建设,推进省道215线、省道103线等重大交通项目,推动“金通工程”全域覆盖。强化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攻坚岷东片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积极推进智慧水利。打造一批智慧镇(街道)、村(社区),建设“数字市中区”。
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促进更充分就业更合理分配。深入实施“在嘉就业”“嘉七行”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品牌提升行动。力争将“嘉厨”培育成“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加快实现“教育强区”。强化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在重点区域谋划新建一批高质量公办幼儿园、中小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健康市中区建设。高水准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和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及附属设施项目、嘉康医疗中心、县级医院危急重症和基层医疗机构防治能力提升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
提高社会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事业。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嘉州”活动。深度挖掘乐山文庙、宋祠堂等古迹价值内涵,完善乐山大佛遗产规划体系,支持石窟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遗产保护平台。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做优“海棠微光”“乐享银龄”等志愿服务品牌。
加快提升市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提高城乡基层治理水平。
加快平安市中区建设。
持之以恒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
(摘自《中共乐山市市中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市中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