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文化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9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桃种李种春风
——我的父亲龚啸风——
龚书德
龚啸风(左)与徐学儒合影
◀乐山私立凌云中学第一批毕业生留影
龚啸风

  ■龚书德

  我的父亲龚啸风,清宣统二年(1910年)出生在乐山城区铁门坎一个教育世家。他的祖父龚应阁曾出任嘉定府教授,再转顺庆府(今南充市)供职三十余年。他的父亲龚旭东以府学廪生,长期执教于嘉定府中学堂、乐山县立男中、乐山县立女中,还一度出任乐山县国立草堂高等小学校长。

  龚啸风从小受父辈影响,追求知识,刻苦攻读。1934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秉承先辈遗风,投身嘉州教育,曾任教于乐山县立男中、乐山县立女中等学校。

  创办凌云中学

  抗战时期,由于沦陷区的学校、机关、工厂纷纷内迁,乐山人口骤然增多。当时乐山仅有几所中学,远远不能满足乐山及邻近青少年求学的需要。为发展乐山教育,乐山一批有识之士商议筹办一所私立中学,一致推选龚啸风为总筹办人,负责筹建私立凌云中学。龚啸风多方筹集经费,借用校舍,并多次去上级教育部门,领回“准予立案”批文。1939年春季开学,首次招收男女生各一班。男生部附设在县立小学(草堂寺),女生部附设在县女中(桂华寺)。龚啸风被董事会推选为首任校长。

  龚啸风在凌云中学任校长期间,思想开明,聘请大批思想进步、知识渊博的教师任教。抗战期间,龚啸风常教育学生要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常以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激励学生。龚啸风还多次组织学生进行抗日宣传,组织儿童剧团在街头演出,歌颂抗日英雄,为抗日募捐,支援前线。

  1939年8月19日,日机轰炸乐山后,为保障师生安全,凌云中学疏散到城西水口乡,租用杨祠堂、谢詹祠堂,并搭两间草房作临时校舍继续授课。1940年,草房搭建的校舍因意外被烧毁,学生只好把桌凳搬到谢祠院坝上课。龚啸风与全体师生互勉,克服重重困难,潜心教学。1941年,凌云中学已拥有10个班,400多名学生,租用祠堂也增至4座。因校舍分散,管理困难,学校后迁回城区关帝庙。

  春风化雨暖人心

  龚啸风在水口办学期间,居住在小铜河边一个叫赵中和的少年家里,那时赵中和在水口乡小学读高年级(后为凌云中学学生)。龚啸风晚餐后返校督查晩自习,赵中和常常陪伴左右,路上常常问及赵的功课,发现问题,及时指正。赵中和回忆:有一天,他所在班音乐老师因病缺课,龚啸风闻讯立即去水口小学代了一节音乐课,教唱《木兰辞》。赵中和说:“我一生接触到的音乐不知有多少,唯《木兰辞》深记未忘,将永随此生矣。”赵中和1991年回乡探望病中的恩师龚啸风,病榻前,他拉着老人的手唱了一段《木兰辞》,让龚啸风激动不已。

  龚啸风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对那些贫困失学的青少年,他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常常慷慨解囊,让失学者重新走进课堂。徐学儒是乐山牟子的农民子弟,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凌云中学读书期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准备停学返乡。龚啸风得知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的作文天赋极好,不能中途辍学,我资助你完成学业。”徐学儒果然不负期望,后来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并考入同济高中,后又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徐学儒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医科大学药理系,任教40多年,经常在国内巡回讲学,是颇有声望的药理学专家。

  龚啸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凌云中学在关帝庙办学期间,栽种大量花木,绿化、美化校园。为了加强管理,学校规定攀折花草树木、摘取果实者,将受到处罚。龚啸风的侄儿龚书林也在凌云中学就读,有一天,他摘了学校几颗花红,值班老师发现后将其带到龚啸风办公室。龚啸风查明真相后,当即叫人买了一担花红,并召集全校师生开会,当众自责自罚,以警后者。

  晚年的龚啸风不顾年老体弱,仍热心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他在市修志办校核翻印《嘉州府志》,指导帮助各行各业的修志工作,并担任《市中区教育志》《市中区粮食志》顾问。

  1991年9月1日,龚啸风病逝,市中区教育局在讣告中如此评价:龚啸风系乐山著名教育家、社会名人、著名社会活动家,祖孙三代一百五十余载为嘉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而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图片由龚书德提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种桃种李种春风
乐山14件作品入选全省少数民族艺术节视觉艺术精品展
纪录电影《追光万里》上映 展现百余年华语影人奋斗精神
赵旺的耳朵
广告
乐山日报文化02种桃种李种春风 2022-09-11 2 2022年09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