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春灌时半夜抢水、维护渠系“各扫门前雪”;现在用水一盘棋、渠道掏淤整治分工明确,解决了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
以前村民出行坐摩的,费用高安全隐患大,收寄快递来回折腾;现在小黄车开进深山沟,群众出行、收寄快递不再难。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后,村民出行是否方便?生产用水是否可靠?日前,记者深入井研县纯复镇、马踏镇,面对面倾听村民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里的暖心事。
井研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晓波表示,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县委、县政府花大力气,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夯实了基础。
■ 记者 陈兴鑫 文/图
用水一盘棋,破解“用水难”
春灌缺水,是井研县纯复镇多年来面临的发展瓶颈。今年,全镇的春灌之水却来得特别畅快。
“来水了、来水了!”在纯复镇观塘村12组,村干部何先锋带领10多名村民一道,对最后200米的沟渠进行清淤、掏挖,白花花的灌溉水从上游流下来。
村民吕泽政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说:“渠道刚修好的时候,用水很通畅。后来没人维护,淤泥堵塞、垮塌,水就放不过来了,用水非常恼火。”
每年春灌放水的时候,观塘村特别“热闹”。观塘村副主任何先锋说:“这条渠系以前涉及两个村、10多个组,大家都是各管各,在春耕生产的时候,大家争水比较严重,甚至有些时候半夜出来‘抢水’,村民产生了很多矛盾纠纷,村上拿这个问题也很头痛。”
“毛细血管”生了病,状况百出;而“大动脉”主干渠也时常出现“肠梗阻”。乡镇、村组以及业主之间“各扫门前雪”,水资源调度无序、渠系管理失序、维护整治差,都成为用水难、无水用的根源。
2019年,井研县启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困扰干部群众多年的“用水难”,终于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得到了有效解决。
纯复镇党委书记罗承志介绍说:“两项改革后,镇党委把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有效改善,用水灌溉更加科学、资源有效调配、社会治理全面优化。”
纯复镇党委、政府科学调度全镇5个小二型水库、69口山坪塘,每一个山坪塘、每一个渠系都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一个山坪塘负责一片农田,一个水库负责一片区域,一个渠道负责一个村组,保证了供水的有效供给,实现了梯级放水,维护了干群和谐。
“谁来干?谁出钱?钱从哪里来?”合并后的乡镇将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政府投入一点、业主支持一点、村集体经济保障一点、社会公共服务扶持一点”的形式,(紧转第3版) (紧接第1版)用政府资金撬动社会力量投入,实现了全镇所有45公里主渠道以及120公里支干渠全覆盖的维修、整治和保畅。
纯复镇跃进村村民廖春容说:“往年开闸放水一个月才看得到水,今年两三天就有水用。”
纯复镇观塘村副主任何先锋说:“通过村建制调整,原来的两个村合并成一个村,涉及这条渠系的十多个组合并成几个组,大家成了一家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几天时间就把这条渠系全部打通了。现在用水方便、渠系有人管、邻里关系好,老百姓都说好!”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两项改革向纵深推进,也让都江堰井研灌区管理处的春灌工作更加高效。
都江堰井研灌区管理处处长张德前介绍道:“两项改革后,渠道掏淤整治职责更明确、人力资金更有保障、农业用水更和谐。现在,用水一盘棋,按先远后近的原则统一调度,实时满足全灌区上下游的村民用水,使用水更和谐、更稳定,确保春耕生产用水。”
小黄车开进村,破解“出行难”
如今,马踏镇黄钵井村30年驾龄的老师傅潘正才有了一个新身份——“小黄车专车驾驶员”。每天穿梭在整洁平坦的村道上,呼吸新鲜空气,接送附近村民,将包裹送到农户家门口,老潘的生活充实而紧凑。
自从小黄车开进村,50多岁的但重银卸下了沉重的担子。在黄钵井中学读书的孙子每天从家里往返学校,但重银骑摩托车接送,一遇到下雨天,雨大路滑,很不安全。
现在,潘师傅开着小黄车,每天早晚两趟,定时定点接送10多名学生。潘正才说:“根据线路长短,每名学生每期收费800—1000元不等。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熟人熟事,放心得很。以前,学生们坐摩的上下学,每趟10元,既不安全、费用又高。坐上公办民营的小黄车,村民都放心。”
在黄泥敖招呼站(牌),在“四川乡村客运”标识下,6位小黄车师傅的车牌、手机号码一目了然,手机一响,在村道上穿梭的小黄车师傅根据线路分工马上来接。小黄车师傅根据数线长短,收取3—6元不等的车费。
村级建制调整后,马踏镇黄钵井村由原黄泥敖村、椒子湾村、黄钵井村合并而成。农村客运专线只营运马踏镇到黄钵井村委会,而黄钵井到其它村组的客运,以前基本上都由摩的完成。
马踏镇交管办主任刘相前介绍说:“摩的师傅既无客运资质,又没有接受安全培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去年,井研县在两项改革后,以实施四川省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试点县为契机,全域实施“金通工程”。全县投入资金807万元,投入便民小巴70辆,新改建226个招呼站(牌)。目前便民小巴已覆盖全县96个行政村,打通了群众便捷出行“最后一公里”。
小黄车开进村,不仅解决村民出行难,同时还解决了物流进出难的问题。
黄钵村交通综合服务站内,井研邮政公司黄钵井收寄站工作人员陈琴正忙着打包柑橘、打印订单。陈琴介绍说,“小黄车进村入户,免费收包裹、送包裹,大大方便了群众收寄快递,特别是一些种植柑橘的大户。”
黄钵井村的柑橘种植户有40多户,邮政公司黄钵井收寄点每月接纳100多个柑橘快递单。陈琴说:“井研是柑橘种植大县,每箱(10斤)柑橘的快递费8元,箱子费用5元,大大减轻了种植农户的物流成本。”
井研县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主任李松霖说,种植农户降低物流成本,来自于县上在“金通工程”中创新开展的“交邮合作”,在打通农村客运主动脉的同时,畅通农村物流微循环,盘活传统农村客运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