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文化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05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装进回京的行囊
林雪儿
题图:刘莎

  ■林雪儿

  编者按:

  2019年7月,乐山作家林雪儿创作的长篇小说《北京到马边有多远》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中央、省、市三级纪委在马边扶贫为题材创作,小说塑造了一个生长于北京,在中纪委工作的年轻大学生林修,来到山高风寒的四川马边雪鹤村当“第一书记”。强烈的使命感迫使林修放下自己的小梦,以赤子之热忱,与省、市纪委的扶贫干部一起,把自己融为乡村一员,身体力行,让中国扶贫壮举在乡村完美实施。该书被省委宣传部列入“四川省2017—2021年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项目”,同时被省作协纳入“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重点选题。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评论该小说:“丰富、开阔、激情、温暖,给我们打开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从本期起,本报文化版将连载《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敬请垂注。

  还是秋天,还是下着雨,山上还是雾岚来去,林修抹一把脸,手上有水,雨水或者是泪水,管他呢,回北京。

  今天回北京。

  永远地回了。

  悄悄地走吧,早上五点,他就醒了,穿上渊歌亲手做的运动装,沿着山路小跑,看一眼山,看一眼树,甚至趴在水泥硬化的路上亲一下土地,眼光反复抚摸那些在晨光中静谧的房子。一阵风过,天下起小雨,他没动,把自己站成一棵树的样子,忽然觉得心里很疼,离开的疼。慢慢走回村委会时,他看见了他们,罗春早、吉木日木、阿约、阿衣,他们站在雨里,等他。昨天说过的不许来送,他们失言了。他不说话,他们也不说话,他拍一下他们的肩膀,几个人的头就碰在一起。阿衣哭了,几个男人也哽咽着,说:“要来哦。”林修说:“我要回来。”回来两个字说得很坚定,可是他和他们都知道,回来只是心里的。

  接林修的车来了,他们抢着把打好包的东西往车上扛。林修说:“阿约,你修了新房子,把这些东西放到黑松林去,我回来时有住的。”阿约努力在脸上挤出笑容来,说:“林书记,我们等你。”林修看一眼那些捆好的包,每一件都承载了特殊的意义,关于这个村庄的。清理的时候觉得每一样都要带走的,现在说放下就放下了,原本这个世界是可以轻松来去的。他只是想起一本书,一定要带走。“她紧抓着大树,仿佛那是一匹马。她的脸贴着它那沉默无声、生机勃勃的侧腹。说:你和我离家很远,是不是?”昨晚读完时,他把自己放在黑暗中,鼻子发酸。真希望树能支撑阿尔玛更长的时间,让她更长地活着。

  林修打开每一个包,他忘了把书放在哪一个包里,阿衣问:“修哥,找什么呢。我帮你。”林修说:“阿尔玛。”阿衣没听懂,但她盲目地帮他翻看着。林修蹲下去时,发现书在自己随身挎的包里,《万物的签名》,万物在这个大地签名。两年,他用脚在雪鹤村的土地上签名,用心签名。

  林修拥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上车关闭车窗,不要看到他们惜别的目光。车行不到百米,鬼针草把他的车拦下了,他看见王太因,看见李芒,还有阿果和曲别拉根,林修摇下车窗,向他们挥手,他笑着,眼里却含了泪。他想起昨天送金雨生和李克离开时,越聚越多的人群,拉得很长的话别,他让司机开车,司机知趣地鸣笛三声,算是作别。林修翻开《万物的签名》第一句:“阿尔玛·惠特克,与世纪同生,在一八00年一月五日滑入我们的世界。”两年前他刚来时读的这一句,也是在这样的秋天,下着雨,山上雾岚来去。

  “你去哪儿?”

  “马边。”

  “马边在哪?”

  “小凉山区一个边城。”

  “出任封疆大使。”马格的语气带着调侃。

  “差不多吧,第一书记算不算。”林修说。

  “第一书记!哈!”

  “一个村的。”

  “村的?你这官儿也太小了吧。再说农村那些事儿你懂吗?”

  “去了,不就懂了。”

  马格呵呵一笑,揶揄说:“林家靠你重振旗鼓。”

  “有你,那轮得到我。”

  “NO,NO,我是马家浪子。”

  “去呆两年,大山深处,与青山为伴,想着都美。”林修对未来的时光充满向往。

  “北京到马边有多远?”

  “远到远方。”

  “文艺青年一枚。”马格的话怎么听都有讽刺的味。

  文艺青年怎么啦,我就文艺了。现在他坐在车里,兴奋地看着一道又一道山扑面而来,一座又一座山变成低处,群峰在太阳之下如莲盛开。秋天的阳光,给迎面而来的树叶涂了亮闪闪的光,林修睁着眼,看满眼的绿,闭着眼,梦里也是绿的。醒来,下雨了,但还是一道又一道的山,仿佛无路了,峰回路转,又有一座山在前面,山生长着山。这重重叠叠的山会把他送到怎样的远方呢?离开北京时表哥马格的话,在这个寂寞的午后,反反复复出现。司机好像很喜欢听一首叫《万物生》的歌,也一直重复着。

  陪同林修去马边的市纪委宣传干事印梅,看司机打了个哈欠,叫大家停车休息一下,活动活动身体。峡谷里有风,印梅金黄的长裙吹成旗帜。林修抓拍了一张,发给马格,写了句:金黄旗子在山谷里飘呀飘呀。马格看了,坏笑一下,回复:“又文艺了。提醒你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去是有身份的,你不是林修,你是中纪委下派干部。”

  司机上车,发动车子,万物生又响起来。

  山、悬崖及悬崖下奔腾的河流,林修闭着眼也能感受到万物生,万物长,万物生生不息。他想到放在后备箱里的一本书《万物的签名》,想到缘这个词,世间真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安排着这个缘吗,《万物生》与《万物的签名》,在去马边的路上共振。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马边?

  那是怎么样的一本书?

  (未完待续)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美藏于墨 一次艺术的“深呼吸”
第30届书博会 将于7月在山东济南举行
记录大凉山的脱贫故事
大山装进回京的行囊
公益广告
乐山日报文化02大山装进回京的行囊 2021-05-02 2 2021年05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