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坤
“有钱没钱,买画过年。”这是父亲的口头禅。
父亲对年画情有独钟,小年一过,父亲就不顾母亲的唠叨,转东集、逛西集,就为了买几张自己喜欢的年画。父亲买的年画图案很是丰富,有希望来年每顿都有米下锅、不断炊的灶神;有希望来年有财运,生活可以改善的财神;有将邪恶鬼魅拒之门外的门神……我最喜欢的,却是那种带有故事的年画,像《穆桂英挂帅》《呼延庆打擂》等,因为画得好,其中的故事也好。到了20世纪60年代,父亲买的年画里大都是戏里的英雄人物,如手提红灯的李玉和、机智勇敢的阿庆嫂、深山擒匪的杨子荣等。再后来,父亲买的年画里有了古代人物,如《西厢记》中的红娘,《白蛇传》中的许仙、白娘子、小青,《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等,画面精美,古香古色,烘托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
父亲斗大的字不识,但讲起年画中的故事,却绘声绘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讲《老鼠娶亲》:除夕夜,一队老鼠走来,队伍的前面,有打锣鼓开路的,有骑马的,有举牌的。队伍的旁边,有拎着鸡鱼大礼的,吹喇叭的。队伍的中间是一乘小轿子,里面坐着戴着凤冠的鼠新娘,由四只小鼠抬着走。送亲的老鼠前呼后拥,吹吹打打,煞有介事。画的右上角,有一只老猫,两眼看着老鼠送亲的队伍,它是在打老鼠的主意呢?还是在打鱼的主意?
腊月二十八,父亲开始贴年画,我和姐姐远远站着,看年画贴得是否端正,高低是否一致。“北边低了,要高点。”“右首又高了,往下落点。”在一阵欢乐的叫喊声中,大门贴上《秦琼》和《尉迟敬德》,堂屋贴上了《八仙图》和《莲年有余》,卧室贴上了《童子抱喜》和《百年好合》……年画贴好了,屋子里亮堂了许多,喜庆的气氛让父亲额头的皱纹舒展了。
转眼,父亲离开我已经35年了,但父亲买年画、讲年画、贴年画的情景,就像一幅崭新的年画,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父亲去世后,每逢春节将至,我也会像父亲一样四处买自己喜欢的年画,给我的孩子讲年画故事,和家人一起贴年画,不为别的,只为了父亲。
看着崭新的年画,我仿佛看见父亲正在笑盈盈地欣赏年画,听见父亲在遥远的岁月里,说:有钱没钱,买画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