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波 文/图
“春节前夕卖了上千件嘉州绣小礼品,大年初一卖了一件双面绣屏风,初三卖了一件大摆件……”2月15日一早,中心城区嘉州长卷嘉州绣展厅内,店主徐燕正在装箱、打包,忙得不亦乐乎,这个春节,线上线下平台为她打开了销售市场。
走进嘉州绣展厅,好似进入一个艺术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别具一格。秋天的峨眉山层峦叠嶂、色彩丰富,乐山大佛正襟危坐、巍然屹立,倚在木框中的“熊猫”憨态可掬、栩栩如生……这些艺术品都是嘉州绣。
“这个春节除了大年三十休息了一天,我们都在正常营业。”徐燕向记者介绍,以往,嘉州绣只有传统的挂画、屏风、摆件等样式,因品种单一、制作时间长、价格高等原因,很难有好的销量。为了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近年来,徐燕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展销,和公司设计团队创新嘉州绣作品,设计了扇子、笔记本、挎包、书签、围巾、香囊、捂手袋、抱枕、化妆盒等上百种生活日用品,适合结婚、生日、节假日送礼和公司活动之用,受到市场欢迎。
今年是牛年,嘉州绣的绣娘们还用金线赶制了三件《牛运亨通》摆件,早在春节前便以每件1800元的价格售出。
徐燕今年46岁,德阳市中江县人,丈夫是市中区安谷镇人。徐燕从小受外婆和母亲的影响,爱上了刺绣,从8岁开始在布料上绣东西,2000年在绵阳开起了蜀绣门店。2009年9月,徐燕夫妻从绵阳来到乐山,在中心城区土桥街租了一个30平方米的门面,开起金针美蜀绣坊。期间,她将乐山元素融入蜀绣之中,表现题材有峨眉山、峨眉灵猴、松鼠、乐山大佛、海棠花、珙桐花等,并将作品命名为嘉州绣。2013年,徐燕注册成立嘉州绣工艺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近年来,徐燕先后开展了70期刺绣培训,2900名妇女受益,50%以上的妇女增加了收入,不仅帮助广大妇女掌握了一门技能,还将嘉州绣特色工艺和嘉州传统文化发扬光大。2020年,嘉州绣被列为市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