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文化
     
本版列表新闻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贵清 寻找当代医生的作家梦
宋宇凡
张贵清近影
张贵清小说《寻找》

  ■记者 宋宇凡

  人物 

  张贵清,笔名枫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犍为县文联副主席、犍为县作家协会主席、犍为县人民医院中医师。

  1981年到成都中医学院医师理论进修班学习,先后在多个基层卫生院工作。2007年调入犍为县人民医院工作至今,任中医师。多来年致力于小说、诗歌、散文创作,其作品在《四川文学》《诗刊》《星星》《四川日报》《诗歌报》等数十家报纸杂志发表。正式出版个人著作6部,小说集《寻找》《活着的意义》,诗集《抒情山水人生》《遥注如河》《张贵清诗选》,报告文学集《星空下的人们》。

  曾5次获得市政府“文艺奖”,一次获得《诗刊》社联合举办的全国新田园诗歌大赛二等奖。多部著作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四川省图书馆、乐山市图书馆及部分大学图书馆收藏。

  印象

  有人曾说,医生缓解的是身体的痛苦,而作家治愈的是心灵的苦楚。当思维严谨的医生,拥有了作家感性而有趣的灵魂,会生出怎样的火花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在犍为县人民医院见到了张贵清。

  身穿白大褂、头发有些花白的张贵清在诊室里忙碌,为病人把脉、看诊。看起来跟其他医生别无他样,但话语间诗歌的信手拈来、人生哲理的娓娓道来,使他的眉宇间多了几分儒雅的气息。

  “作家必须融入时代、与时俱进。”身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犍为县作家协会主席,张贵清用文学的形式为地方经济发展鼓与呼、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成就别人也是优秀!”作为犍为县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犍为文学界领军人物,张贵清推荐了18人加入省作家协会,还推荐了2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时常邀请专家来本地开展文学活动,为本地作家充电;带领作协成员到各地采风,为犍为脱贫攻坚、文旅发展贡献文学力量。

  对话

  记者:医生和作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您是如何平衡、兼顾两者的呢?

  张贵清:医学属于理科,理科方面的书读起来枯燥、无味,而学医的过程是漫长的,每当我乏味的时候,就会读文学书籍换个口味。就这样两类书籍相互转换,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人放松的方式有很多,把看书当作放松的方式还得从我从小时候说起。养育我长大的有一位但阿姨,她很有文化,喜欢给我讲故事。由于她的熏陶,孕育了我的文学幼芽。上世纪70年代我当知青下乡,那时候的生活很枯燥,我试图通过拉二胡、吹笛子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番尝试之后,我还是觉得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更加舒服,尔后就养成了看文学书籍放松身心的习惯。

  从医之后,我也在坚持阅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创作诗歌、散文、小小说,不少作品在《乐山日报》发表,当时的编辑还给我提了很多创作意见。后来对文学越发感兴趣,我的诗歌登上了省级、国家级更大的舞台。1987年,我的诗歌刊登在了《星星》诗刊上,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刊之一。

  我认为人这一辈子要多尝试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这对于充实自己的生活很有帮助。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尝试一下,当你干一项工作累了,你可以尝试做别的,比如唱歌、跳舞,这也是休息。我就是在医学和文学这两个频道不断切换,感觉很充实。时间久了,我就萌生了当作家的想法。

  记者:您的长篇小说《寻找》长达100多万字,读者反响很好,有着“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的高度评价,您是如何创作出这部优秀作品的?

  张贵清:优秀算不上。《寻找》是一部以艺术家命运为主线励志题材的长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吴为是个文学青年,为了实现自己的作家梦,他到全国各地四处闯荡,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吃尽了人生的各种苦头,通过自己的奋斗与努力,终于实现了当一个作家的梦想。该书创作于2012年,2016年完成,2019年正式出版。看起来只花费了4年时间,实则积累准备了有10多年甚至更久。我在创作诗歌的同时,一直有写小说的想法,期间我阅读了很多世界名著,并且涉及各个门类,不断学习名著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从不同角度感悟、研究作者传达的情感。作家必须是个全才,因此我涉猎广泛,积累各门类知识,也练就了我比常人更细腻的眼光,能从生活和经历中发现更感性的元素。

  《寻找》的写作,是利用周一到周五的下班时间完成的。我白天上班,晚上6点到12点写作,周末就到乡村里到处转转,找寻灵感。咪咕阅读电子书对《寻找》推荐语为:“优美的碗儿潭,悠远的人生故事,心中的宁静家乡。”小说的故事从碗儿潭开始,也在碗儿潭结束,里面很多场景都能从犍为的农村找到原型,碗儿潭是真实存在的,我童年时期在下渡口的生活场景也在其中,此外小说中还有罗城古镇、乐山大佛等地的人文风光。

  亚马逊电子书对《寻找》的推荐语为:“展示一代青年逐梦圆梦的故事,演绎一代艺术家命运浮沉。”因为一代人的命运就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寻找》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在展示一代青年圆梦的经历中我更多的想向读者传递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主人公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他历经磨难,终于有一个满意的人生,寓意人生在世要奋斗、要牢记恩情。这些也是我自己的人生所得。

  记者:作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犍为县作家协会主席,您怎样看待用文学的形式为地方经济发展鼓与呼、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张贵清:乐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建设与文旅发展是分不开的。乐山大佛和峨眉山是作家笔下经常描绘的对象,我的长篇小说《寻找》中有这方面的描写。当然,作家不仅要用手中的笔讲好乐山故事,还要为城市发展增添新的声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推进,我们会带领作家深入采访,用手中的笔讲好故事、做好政策宣讲。作家、画家等艺术家看待世界,其洞察的眼光更加细腻,所以文学艺术界的发声不能忽视,他们总会在城市治理、城市规划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张贵清 寻找当代医生的作家梦
“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杨丽萍携舞剧《十面埋伏》亮相天津
未完的故事:巧遇虾蟆口5号(上)
公益广告
乐山日报文化02张贵清 寻找当代医生的作家梦 2020-10-11 2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