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乡雪峰村西泥沟组有条“网红路”,人们趋之若鹜,驱车前往,络绎不绝。这让我十分惊讶。崇山峻岭的偏僻山乡,寻常平凡一条公路,何以引起外界如此强烈关注?让网民在网上津津乐道之余,还需千里迢迢,亲临其境?
带着迷惑的心情,利用周末闲暇,前往民主乡看“网红路”。
从县城到民主,沿马边河溯流南上,至金鸡嘴,折而向东,上苏民路。苏民路是新建苏坝镇至民主的公路,去年刚通车。以前走荞坝方向,至漫水桥,折而向南,抵达民主是一条狭窄村道。而今的苏民路,不仅路面宽阔顺畅,而且里程缩短二十公里。
或涉深壑、或爬山巅,沿途凿坡劈岭的痕迹,清晰可见,所经之处,皆曾荒无人烟。如今,躲在深闺无人识的艳丽奇观,在岫烟氤氲里,带着村姑的羞色。风光旖旎,江山多娇。
通了苏民路,沿途最受益的是小谷溪村了。
小谷溪是全县唯一贫困户超百分之五十的村,在脱贫攻坚战中倍受各界关注。省、市抽检,每次直接免抽必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中纪委直接挑上了最沉的重担,吹响了小谷溪村脱贫的号角,各种帮扶力量如涓涓细流,汩汩淌进小谷溪村。奋斗者泪水、帮扶者满腔热血,洗涤了古老村庄的灵魂。小谷溪村悄然发生了巨变,润物细无声……掩映于青山绿水的住房,兀立如一幢幢新建的别墅;通组的公路,斗折蛇行在山峦与沟壑之间;银白的连户路上,行走的村民喜笑颜开……
半个小时,我们便到了民主街。
然而,车过小谷溪,抵达民主街,宽敞公路继续向前,直抵夏溪。民主乡与宜宾市的夏溪镇毗邻,彼此直线距离不足十公里。村民赶集夏溪,顺着哗哗的河流,要趟二十四次河流,俗称“二十四道脚不干”。如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苏民路延伸至夏溪,接轨了213国道线,成为偏僻马边出境通道之一。马边富集的磷矿,在这道经济命脉上,源源走出了山外……
“网红路”在雪峰村西泥沟组,但是,如果走雪峰方向,却又无法抵达。因为悬崖太陡峭,山势太险恶,从雪峰村方向,公路无法进入西泥沟。因而,想要亲临网红路,必须走龙秧坪村。
龙秧坪村高耸于云天之中。车行于既狭窄又陡峭的公路,透过车窗,往下瞭望,人会直接眩晕。谷底的公路,如逶迤婉转的羊肠小道,闪耀银灰色光芒。拇指头一样微小的轿车,往来穿梭,宛如网络里的赛车游戏。而我们则仿佛于立云空之中,俯瞰着凡尘。
爬上龙秧坪,却又柳暗花明。地势平坦,一望无垠。一畦畦水田,横卧竖躺,摆满了原野。房舍林立,炊烟袅袅。狗吠鸡鸣,人间烟火。倘若没爬上山顶耳闻目睹,真的难以置信,世间会有如此瑶池妙境。
弯曲的公路在房前旋来转去,穿过村庄,继续往山谷里钻行,一公里之后,绕过了塆口,令人震惊的“网红路”,清晰呈现眼帘。
一瞥,鬼斧神工的魅力,迎面扑来。
站立山麓抬头仰视,银白色的“网红路”,是一只巨大如山丘的蟒龙,蜷缩盘踞。仔细端祥,更似蟒龙在翻滚蠕动,鳞爪张扬,欲一飞冲天。一道瀑布从悬崖直抹而下,飞珠溅玉。隐隐有风动云涌,山峦崩裂之声。
山势太陡峭了,想直接修路上去,难于上青天。“网红路”修建者,却有足够的智慧,独辟蹊径。全程皆按照“之”字盘旋,逐级攀升。山坡清静,沟谷幽深。瀑布清脆,沁润肺腑。我们每爬上一道“之”字拐,便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回头俯瞰脚下的“之”字公路,脑海里的惊讶,突突往上冒,成倍猛增。这是悬崖绝壁上刀劈斧削的路呀,能惊天地,也能泣鬼神。如果按常识的思维,那是天方夜谭。
热汗淋淋地跋涉,逐渐上了坡顶,到了顶端,公路直接嵌入了悬崖。错落峥嵘的乱石,跐牙裂嘴,悬于头顶……
终于抵达西泥沟组的山上了,在徐徐的微风里,扭头回望,从山脚到悬崖,直线距离不足200米,却经历了24个“之”拐道,绕行距离长达1000多千米。九曲回肠的画面,恢宏磅礴,邈邈天际,雷霆万钧……一种悲壮豪迈之气,骤涌上心头,让人想哭。
这不是马边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吗?马边脱贫攻坚战所遭遇的艰难与困苦,是多么难以想像啊。多少热泪和汗水,流淌于这片土地,多少热血和牺牲,祭奠了这片土地……
回来的路上,脑海总是萦绕“网红路”悲壮宏阔的画面,挥之不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突然明白了“网红路”的历史意义。马边“网红路”,不正是代表马边脱贫攻坚的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