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文化
     
本版列表新闻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桥冲古码头“嘉阳驿道”往事
汪建 蓝新明
石桥冲渡口今貌
▲ 嘉阳古道石桥冲段
▶ 一百年前的义渡碑
  ■ 汪建/文  蓝新明/图

  石桥冲古码头位于市中区棉竹镇石桥冲村五组,码头后面是石桥关,清咸丰年间知府史致康有文《新建石桥关记》对此作过描述。石桥关下面就是石桥,石桥由三根雅石搭建而成,每根条石长三丈余、宽2尺、厚1尺8寸,建于何朝何代不详,石桥冲村名由此而来。原桥南有黄葛树一株,径围5丈、树冠浓荫一亩,独树成林。

  昔日的热闹商圈

  石桥冲古码头2000余平方米,有幺店子2个,供脚夫、行客打尖歇脚。另有客栈一个,供长途旅客、挑夫临时住宿。现已废弃。

  石桥冲古码头起源已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船只进进出出,或运输货物,或载人远走他乡。如今石桥冲码头已经消失在岁月的云烟里,过去的一片繁盛随着水流入了时光的长河。

  石桥冲古码头是嘉阳驿道起端,更是嘉阳驿道中的一个支点。当年,盐商们为了运盐到雅安,不仅要走陆路,同样也要走水路,那时青衣江上没有桥,大多都靠纤夫撑船出行做生意,长期以来运货的船只都在此地停靠。因这一段青衣江江流平缓,利于泊船,更因为是过河去峨眉,上溯到夹江、洪雅、雅安的交汇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码头。

  由于当时水路发达,这里就成了商人、脚夫、货物的集散地,商圈应运而生,附近的村民也在此做生意,贩卖各种物品,以此补贴家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早已不复当年的繁荣景象,如今的码头人迹罕至,杂草丛生,唯岸边当年系船的铁柱和铁链,似乎在告知无意经过这里的人们当年的热闹景象。

  重拾驿道旧韵

  2019年5月的某一天,我们寻着刚刚清理出来的一段码头旁的驿道走去,生出无限感叹。昔日的繁忙没有了,青衣江依然不息地向南而去,一旁是峭壁,藤蔓杂树掩埋了往日的喧嚣,一边是陡坎,奔腾的江水不停地述说当年的故事。

  347年前的1672年,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偕郑日奎典四川试走过此段,并在《蜀道驿程记》中留下了对此地的描述。文中说“(十月)初一日稍霁,过九盘山,山临青衣江石壁,如横磨大剑,江涛奔突而下,令人骨栗,遥望大峨,秀出天半,云岚万状,积雪晶然;中峨如伛偻;少峨如拱揖;北来诸山,蜿蜒起伏,争趋峨下。放翁望峨眉诗云:‘白云如玉城,翠岭出其上。异境随我前,心目久荡漾。’身未到此,不知语意之工。下山食连珠铺(棉竹铺之前的称呼,后人转音而变棉竹铺——编者注)嘉定州境,连岗复岭,直达州郭。”

  而这一段,正是古称“敖口碥道”的地方,石桥冲村境内驿道总长2750米,此段1130米,我们走过,擦岩而行,又有“擦耳岩”之称。

  王士祯来乐两日,离开后留下不少诗句。其中《夹江道中》就有句描绘此处所见。

  其一:

  沉黎东上古犍为,红树苍藤竹桠枝。

  骑马青衣江上路,一天风雨望峨眉。

  其二:

  嘉阳驿路俯江流,寒雨潇潇送暮秋。

  谁识蛮中风景别,洋州风竹戴嵩牛。

  我们无法感受古人过此所见的心情,但能从文字中领略当时风光的绝佳。回望历史,有多少在失落,又有多少被我们记起。如今,相关部门已意识到石桥冲古码头和嘉阳驿道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并列入了未来建设计划,我们将有机会重拾驿道旧韵。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石桥冲古码头“嘉阳驿道”往事
百年历史建筑有了三维档案
山东济潍高速沿线新发现11处文物点
城堤成一体 绿浪撼红墙
以色列中国文化中心推出线上湖北文化旅游展
乐山日报文化02石桥冲古码头“嘉阳驿道”往事 2020-05-10 2 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