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海棠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通桥三章
张建红
  ■ 张建红

  竹根滩:如歌的行板

  王爷庙外的潺潺江水,涛声如诗,一路行吟而来。

  岸边,纤夫的号子欢快着跳跃起来,码头到了……

  王爷庙外的酒馆,八仙桌的长凳上,跷着脚大碗喝酒的是从川东回来的纤夫。

  头缠着长长的白帕,身着长长的蓝袍,岷江的日晒雨淋铸造出棱角分明的黝黑脸庞,如同雕塑一般的造像。

  白酒的烈性在血液中热烈地循环,蓬勃的生命力量迸发。

  竹根滩之夜,灯火映河,坝子上的一个女人来了……

  那个汉子是我的父亲,那个女人是我的母亲。

  王爷庙的飞檐直指蓝天,岷江上帆影点点。繁华的竹根滩,演绎着我们一家的故事。

  劳动街:四合院的记忆

  新码头的小街,木板的墙,小青瓦的房,那只是一进的四合院。

  小小的天井,四四方方的天空。父亲母亲就是我们的天空,加上我的姐姐,我的弟弟,那就是我们世界。

  天天聆听着岷江的涛声,当天际的白帆点点出现,当熟悉的号子隐隐传来的时候,父亲回来了。

  夕阳悄悄落在江的对岸,月亮斜挂在天井的蓝色天空中。姐姐在唱歌了,母亲在厨房忙碌了,父亲在喝酒了。

  我们围着父亲。月光围着我们。

  ——流逝的岁月,抹不去劳动街那个四合院的记忆。

  茶花路:茶花盛开的时候

  茶花路茶花的盛开,其实只在我们的心中。

  那一年,我们告别了四合院。

  小楼的阳台上,母亲种了一株茶花。我们回家的时候,茶花盛开了,离开家的时候,茶花盛开在我们的梦中。

  而父亲,只在照片中慈祥地凝视着我们。

  照片的背景是岷江,那条江,还是像很多年前一样潺潺欢歌。

  高亢的岷江号子,还时时在脑海中响起。一桥飞渡,通向川东。

  林立的楼群间,霓虹闪烁,灯火如昼,恍若很多年前的王爷庙外。只是:那个汉子走了,那个女人和她的儿孙们还在茶花路边的高楼上。

  茶花路,当年只是一片庄稼地。我想,如果父亲还在的话,他会这样说。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体育
   第03版:海棠
   第04版:旅游
采药峨眉山
闹市掩映大慈寺
风中的山顶
五通桥三章
一幅全面展现乐山在抗日时期重大贡献的画卷
教鞭(外一首)
乐山日报海棠03五通桥三章 2015-09-13 2 2015年09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