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海棠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闹市掩映大慈寺
何霞
  ■ 何霞

  成都春熙路,那是全国都排得上号的热闹商圈,我无数次地在这里体验现代都市的繁华,可是却从来没把它和佛门净地联系在一起,不可能嘛。但是,当我真的在繁华的地段看到“古大圣慈寺”几个字时,我真的觉得不可思议。

  跨进厚朴的大门,没有门票没有要求买香的眼神,就这样没有任何门槛的从现代都市穿越到了佛门的圣地。说是佛门的圣地一点都不夸张。越了解才越知道它的独特和神圣。原来,大慈寺和高僧玄奘法师颇有渊源。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极盛于唐宋。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在蜀期间,常在大慈、空慧等寺讲经,并在大慈寺律院受戒习律,究通诸部,为蜀人所景仰。但玄奘法师并不以此为满足,乃泛舟三峡,取道荆州至长安,实现他远赴西天取经之壮举。据记载,大慈寺一直供奉有玄奘法师的头骨舍利,后来才被移至他处。我认为,玄奘法师之所以选中大慈寺也侧面印证了大慈寺当时“震旦第一丛林”的地位。

  不仅玄奘法师与大慈寺结缘,唐代的历史也让大慈寺更加繁盛。“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入川,除了留下杨贵妃之死的凄婉,其实也影响了当时巴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唐玄宗和唐僖宗先后幸蜀,一大批画家也集聚成都,成都绘画之风大盛。据考,仅在大慈寺中,就有壁画千余堵,留下作品的知名画师就多达六七十人。据宋代李之纯《大圣慈寺书记》载:“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北宋时,苏轼与其弟苏辙夜游大慈寺,对唐代佛画大师卢楞伽的作品倍加赞赏,称大慈寺壁画“精妙冠世”。这就是大慈寺门口那“精妙冠世”四字的来历。可惜,我没有那个幸运见到被称为“精妙冠世”的壁画,不知是见不着了还是没有看到。

  和这些壁画同命运的还有大慈寺本身。虽然据说有唐玄宗的赐字让它免于“武宗灭佛”的厄运,但是在明宣德十年(1435年)毁于火灾,重建后明末复毁,清重修,建国后又被拆除部分,基本布局已经不完整了,文革期间甚至被移作他用,自此,大慈寺已被践踏得面目全非了。后来,被改名为“成都市博物馆”。虽然比继续被糟蹋好但是也意味着大慈寺不存在了。幸好,如今大慈寺重新对外开放,还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让我很幸运能在这滚滚红尘中和这座千年古刹邂逅,心动。

  现今,大慈寺坐落在成都最繁华的太古里——春熙路商圈上,它的四周是数不尽的高楼大厦。人都说,“深山藏古寺”,可是大慈寺却是“大隐隐于市”。也许是大都市的寸土寸金吧,我感觉大慈寺的格局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不完整的,安慰自己是在修建中的原因吧。正巧,遇到大慈寺开斋饭了,三素一汤,饭自取,也对外开放,八元一人。比起不远处才在伊藤洋华堂吃的几十元一份的拉面,这真的是良心价了。许多善男信女在旁边等着,本想尝尝的,可是真不好意思和那些大爷大妈们抢,只好下次等人少点再说吧。

  我想我还会再来的。尽管我没有皈依佛门,现在的大慈寺也早已不复唐宋辉煌,但是,在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寺名,只要有如玄奘法师般的坚定信仰,大慈寺就永远存在,就是人们在繁华中的净地,心灵的归宿地之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体育
   第03版:海棠
   第04版:旅游
采药峨眉山
闹市掩映大慈寺
风中的山顶
五通桥三章
一幅全面展现乐山在抗日时期重大贡献的画卷
教鞭(外一首)
乐山日报海棠03闹市掩映大慈寺 2015-09-13 2 2015年09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