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市中区建立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新增财力优先保障扶贫专项资金增支需要;确保各行业扶贫资金足额落实,新增财力重点保障各行业扶贫需要。同时,创新扶贫投入机制。支持贫困村在公共服务领域加快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投资建设。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凡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扶贫工作和扶贫项目,可以采取委托、承包、购买等方式,通过公开、透明、规范的程序交给社会力量承担,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探索投资收益扶贫新模式,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试点,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资产量化给贫困户;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到村或农民合作社、农民用水协会形成的资产,经试点组织成员同意后,划出一部分,采取优先股的方式量化到贫困户,实行贫困户收益保底、按股分红。
除此之外,市中区大力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全区以不低于300万元的标准,建立风险补偿金。鼓励政策性银行加大对贫困村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贫困村农村金融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不断提高涉农贷款占比。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市场定位,更好地发挥其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稳妥推进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引导组织建立完善符合县域、农村特点的合作金融新模式试点,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资金互助紧密结合。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低成本、快捷的方式接入人民银行跨行支付系统,畅通资金清算渠道,构建城乡一体的支付结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