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脚踏泥土 心系农家
  ■ 张伟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与马边彝族自治县三河口乡三河口村村支书曲别苏正、村主任罗克大根、村文书阿西达古及5个小组组长在村委会开了个小型座谈会,了解一下三河口村的一些基本情况。

  三河口村面积10.2平方公里,海拔1250米,全村5个组、385户、1589人,均为彝族。全村有共产党员30名,预备党员5名,含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需要精准扶贫61户、236人,巩固扶贫13户、51人。全村没有增收支柱产业,村民收入主要以乌梅、玉米种植为主,以零星散养鸡、猪、羊为辅。

  这段时间村干部的工作重心是退耕还林土地的测量,风灾的报损及电线改造,时间紧、任务重。

  晚饭后,我与乡环境治理员李乐益、驻村工作组成员阿克阿叶一起走访了四组和五组部分贫困户,初到彝家,深感这次扶贫工作任务重,我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片热土,为这片土地贡献我最大的力量。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晴

  我起了个大早,来不及吃早饭就与乡驻村工作组的张忠云、村主任罗克大根、三组组长吉木能哈一起,走访三组的建卡贫困户,到贫困户家里、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叙感情(因为语言问题,基本靠乡、村干部翻译)。

  经过对14户贫困户的调查走访,我认为造成他们贫困落后的因素有几个: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缺乏保障;二是村民文化素质偏低,女性大多不识字,身体素质也偏低,很多妇女患病,自我致富能力有限,缺乏劳动力;三是村干部及党员干部年龄老化,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致富能力不强;四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种养业比重占收入比重较大,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

  同时,自己也感悟,当今社会技术再发达、信息再畅通,交通再便利,都替代不了干部驻村入户,蹲点调研,更能及时掌握基层的工作动态。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雨

  今天我又回到三河口村,因为堵车来到村上已过午饭时间,但是见到村主任、文书与小组长一起在村委会里紧张地计算土地面积,一片忙碌景象。三河口村要在8月23日以前完成本次退耕还林土地的测量并上报后进行公示,任务非常艰巨,同时又要统计上报风灾受损情况,事情堆到一起了。

  简单午饭后,我与乡里分管民政的吴乡长、村主任、村文书等一起来到贫困大学生,五组的罗戈阿根家中。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品学皆优的阿根,父亲不幸于今年4月离世,母亲常年生病,还有一个辍学在家的弟弟,家庭年收入仅2000元左右。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联系一些慈善机构或者企业,尽最大能力为这名大学生争取一些教育资金,缓解他的压力,这样的家庭能供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着实不易呀。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阴雨

  因为村组干部都到组上去量地去了,我就近走访了村委会附近沿街的村民,通过走访发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离村委会大约100米左右,有一条生活污水排水沟,宽约0.3-0.6米,深约0.3-0.5米,主要承担三河口乡两边场镇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但由于最近雨水较多,雨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排水沟内,造成排水沟淤泥淤积现象严重,过水断面大大减少,造成生活污水流向街面及下游村民家。尽管此前乡政府已经花力气进行清理整治,但是一段时间不清理,裸露的水沟又会露出臭气熏天的可恶面目,特别是到了夏季,散发出阵阵臭味,影响村容村貌以及村民安全用水(旁边不远就是村民的饮用水管),成为藏污纳垢和蚊蝇滋生的场所。

  实地调研后,我与乡里分管环境的副乡长、环境专治员一起讨论研究,形成了初步治理方案:因乡上资金实在困难,准备采取“第一书记”争取一些、发动水泥河沙老板捐助一些、村里召集劳动力施工的方式,对排水沟进行加深加固,排除淤泥,并增加水泥盖板。这个周末,我将带着书面报告回到单位,争取单位领导的支持。

  (张伟系马边彝族自治县三河口乡三河口村“第一书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健 康
   第04版:时 事
   第05版:区县观察·犍为
   第06版:金 融
   第07版:商 界
   第08版:法治乐山
脚踏泥土 心系农家
让花样翻新的公款送礼无处藏身
夹江企业捐助54名优秀学子
爱心义卖帮助山区孩子
预计未来一周我市多阵雨或雷雨
开展应急保供和安全检查
遗失声明
遗失声明
广告
乐山日报综合新闻02脚踏泥土 心系农家 2015-08-25 2 2015年08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