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评为“四川省爱国拥军模范”之前,黎同云其实已小有名气。2008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四川省孝亲敬老楷模”、“四川好人”,等等。众多荣誉面前,黎同云却有一个平常的心;平常的心对待着平凡的人,指引着黎同云持之以恒、30年坚持为子弟兵义务理发的不平凡路。
心怀感恩
义务理发30载
夹江县鄢城镇小东街欣隆巷有个黎记理发店,店主正是黎同云。个子不高的他,黑皮鞋、黑裤子、白衬衣,显得朴素而麻利,头发虽略有花白人却满面春风,精神头儿十足,完全不像一个60多岁的人。
记者走进店内看到,除了寻常的理发台、盥洗台、各种工具等之外,与别的小理发店相比,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店内两面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还有“开水免费”的白纸黑字温馨提示语。锦旗之上,“一把剪刀,一片情”、“情系军营,功在千秋”、“拥军二十载,尽显鱼水情”等字样很是显眼,落款为不同年份的不同部队。“开水免费”,则是提醒周围街坊和过往行人如果口渴,可以免费饮用。
记者刚到时,黎同云正在给一位中年顾客理发。剪发、刮须、洁面、清洗,整个理发程序有条不紊,动作娴熟。从1965年算起,黎同云已经在这个行当闯荡了50年,理发技艺可见一斑。
就是凭借着这样一手好手艺,黎同云从1985年学雷锋活动起,30年如一日,行程3000多公里、足迹遍布驻夹江15支部队、全县22个乡镇,为部队官兵、军烈属、老红军、老八路等义务理发6万多人次,牺牲休息时间5000多小时,舍去个人收入20多万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人民子弟兵的贴心人、新时代的活雷锋。这种孜孜不倦、爱国拥军的动力,源自于黎同云对军人的一份特殊感情。
黎同云永远不会忘记童年时代的一次山洪爆发。当时,洪水淹没了村里的良田和部分房屋,是当地驻军部队官兵及时赶来,奋不顾身抢险救灾,才把灾害损失减到了最低。“还有一次,镇上发生火灾,驻军官兵闻讯赶来,纷纷冲进火海奋力扑救,终于扑灭大火,众多居民及我的理发店才幸免于灾。”每每回想起这些,黎同云总是感慨不已。
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这些难忘的经历,让心存善心的黎同云把这种感激付诸行动,以自己的寻常手艺回报人民子弟兵,一干就是30年。
不忘初心
被赞子弟兵贴心人
黎同云有记日记的习惯,日记的内容既有日常拥军活动的体会心得,又有一年的计划安排。这些一行行、一本本饱含深情厚谊的文字,记录着黎同云为驻夹江部队义务理发的点点滴滴,不少事例感人至深。
2002年4月14日,52岁的黎同云到乐山义务献血,身体有些不舒服,打算休息两天。但第二天一早8点过,黎同云就接到武警夹江县中队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去理发。爱人劝他改天再去,但黎同云就是不听,放下电话就出了门,并且一站就是一上午,硬是坚持义务为40多名官兵理完发。
还有一次,劳累一天的黎同云刚躺上床,便接到医院电话:一位武警战士头部因公致伤,动手术前要先把头发理干净。为此,黎同云深夜冒着寒风及时赶到医院为战士理发。为了减轻受伤战士的痛苦,黎同云跪在地上,一只手托起头部,一只手拿剪子理发,污血弄了他一身也全然不顾。该县老红军杨清云在世的时候,黎同云在每年的“八一”、重阳节都要到离县城20多公里的偏远山区——夹江县歇马乡为杨清云义务理发、按摩并擦洗身子。71岁的退伍军人张家玉自从部队回到地方,黎同云便开始帮他义务理发,已有30年之久。
这些年,黎同云的足迹几乎遍及夹江所有的部队及学校,还有乐山、峨眉等地的驻军单位,每到一处,所有人都为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打动。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正是黎同云难能可贵的地方。“一直这样,真的从来就不觉得吃亏吗?”有感于此,记者随口说出这句稍显“冒昧”的话。“从来没有,都是办得到的事情,举手之劳。”“与人方便,其乐无穷。”黎同云脱口而出,满面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