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品读
     
本版列表新闻
~~~——读徐澄泉散文诗集《与影共舞》
~~~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舞出思想和诗性
——读徐澄泉散文诗集《与影共舞》
朱仲祥
《与影共舞》封面

  朱仲祥 文/图

  纵观乐山文学界,从事散文诗写作的作家不多,专注于散文诗创作的作家少之又少。犍为作家徐澄泉,就是这少之又少中的一个。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创作热情,情有独钟痴心不改地献给了散文诗,无论平日发表的不少作品,还是陆续推出的几部诗集,大都是这种文学样式。 

  前几年他赠我新书《与影共舞》,就是其若干部散文诗集中的一部,也是代表他创作水平和独特风格的一部。

  彰显对自然的敬重

  《与影共舞》收有散文诗百余章,附录了几篇关于徐澄泉散文诗创作成就与现象的评论,让我们对他的创作面貌有个全面的认知和把握。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其中部分山水题材的散文诗作。 

  尊重自然,敬仰自然,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历代文学大家诗文创作的重要取向,从而使山水诗、田园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典藏。这一诗歌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推崇和礼敬,依然是当代作家诗人们关注并为之努力的选题。徐澄泉的散文诗创作,也将敬重自然作为基本理念之一。他带着一颗不老的诗心,走出相对封闭的书斋,满怀热情地关注自然、投入自然、吟诵自然。 

  就其收入本书的散文诗作来看,很大部分是表现自然、感悟自然、敬重自然的佳作。他将四季更替的感悟,对大地山川的赞美,对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体察,采用散文诗这种表达方式,转化成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人生的探寻,对于生命与精神的礼赞,进而压沉了这些散文诗作的分量,铸就了这部散文诗集的灵魂。 

  诗人投向大自然的视野是宽广的,关注大自然的胸襟是博大的,伸向大自然的笔触是自由奔放的。书中的散文诗,大到《枫桥古意》《我与草原有个约定》《西湖难眠》这样高大上的选题,小到《给两只鸟命名》《一支芦苇在风中舞蹈》《露珠·草木悲》这样细微的选题,都被诗人熟练驾驭,赋予了它们不同的人生思考和生命体验,共同组成具有徐澄泉风格的山水散文诗阵容。

  传承传统文化与审美

  作为文学造诣很深的散文诗作家,徐澄泉擅长在散文诗写作时,赋予写作对象和内容更多的历史文化意味,特别是融入更多的古典美学内涵,从而使散文诗作品具有了传统审美的诗性。 

  直接表现在题材选择上,关注于名山胜水和历史典故,在前人营造的诗意中去汲取营养,去表达自己美的发现,去挖掘当代人的历史思考,以及具有当代眼光和价值观念的美学意义。 

  因此,读本书中的散文诗,首先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和传统诗学的熏陶,感受到我们民族高尚情操的陶冶。《在绍兴,叩问鲁迅》《寒山与寒山寺》《子云山:寻隐者不遇》《床前明月光》等,都是这类诗的代表性作品。徐澄泉善于把历代诗人名篇佳作中的意境及其典故,巧妙引入自己的散文诗创作,努力赋予其新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但绝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诗意和感悟。 

  姑且把这类具有古典美学意义的作品,称作“文化散文诗”。阅读这些文化散文诗,会带给读者以古典美或传统美的享受。《西泠桥头夜读诗》中,诗人置身于西子湖畔西泠桥头,与苏小小的故事来了个美丽的邂逅,“猛抬头,钱塘苏小小,躲在阑珊处。”作者在浮想联翩触景生情中,与古今诗人相会,演绎一段诗话:包括朱彝尊: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包括李贺: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也包括沈原理:西陵墓下钱塘潮,潮来潮去夕复朝……而最响亮和动听的,还是《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如此伤感的诗意美,深深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把握散文诗的诗歌特性

  散文诗是以散文的形式写作的诗歌,散文是形式,诗歌是内核,两者有机结合,实为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因此,诗歌特性是写作散文诗的灵魂,也是散文诗写作者要把握的基本要义。 

  徐澄泉的散文诗,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得到专家学者的首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诗性的把握。他首先把散文诗当做诗来写,让散文诗具有诗的灵动与悟性以及诗的美学价值。他的散文诗创作,努力营造诗歌的意境,灵活运用诗歌的技巧,尽力凸显诗歌的特性,然后才是散文形式的洒脱自由,舒展奔放。 

  《与影共舞》这一书名,先就彰显了本书作品的灵性、悟性和诗性。“影”是什么?作者在“后记”中的阐释是:“影子是我的另一半。”“影子是我的另一面。”作者进而陈述:我就是影子的真实,影子就是我的梦幻。很显然,作者这一命题含蓄内敛,充满哲理甚至禅意,凸显了本书作品空灵梦幻的境界,揭示了独到新鲜的生命感悟。 

  与影共舞,其实就是与自己的思想共舞,与自己的感情共舞,与自己的灵魂共舞。这是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一种须要潜心禅修方能领略真意的生命体验。作者在《此岸彼岸》中,讲述了一个赌徒与酒鬼狭路相逢的故事,提出人生是一场赌还是一场醉的争论,作者探索性地采用了神话或寓言的形式,含蓄地进行人生哲学的探究,最后当然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思考。 

  徐澄泉散文诗的美学价值,也体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他的散文诗,首先是诗歌语言,而不是散文化的大白话。在节奏的变换跳跃上,字句的长短韵律上,表达的优美含蓄上,都很好把握了散文诗“首先为诗”的特性。 

  可以这样说,徐澄泉在散文诗中,不仅是与影共舞,更是在与诗共舞。 

  《与影共舞》(古韵犍为文学丛书之一):徐澄泉/著 黄河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热闻
   第03版:热闻
   第04版:随笔
   第05版:书画
   第06版:品读
   第07版:诗歌
   第08版:市井
舞出思想和诗性
追逐文学梦的老兵
三江都市报品读06舞出思想和诗性 2021-07-23 2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