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嘉定坊·品读
     
本版列表新闻
~~~
~~~——读《北京的春节》
~~~
     
2021年02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白”年文化
——读《北京的春节》
刘昌宇
《北京的春节》封面 本文作者供图

  刘昌宇

  随着年味越来越浓,有关春节的话题一时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时下,书市上写春节的著述很多,但能够把古老的年俗与火热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人在长知识的同时,还能体会到人间浓郁烟火气息的作品,却并不多。而书法家、北京特级教师何大齐所绘著的《北京的春节》,以其风味独具的释古笔法,为年俗文化的写作,带来了一股素朴雅致的新风。

  全书从腊八节写起,分述了祭灶、办年货、除尘垢、贴春联、贴福字、做年菜、祭祖神、祈福贵、放鞭炮、包饺子、团圆饭、压岁钱、拜新春、逛厂甸、吃元宵、观龙灯、猜灯谜、看花会……等一系列年俗活动,直至写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些沿袭已久的春节习俗,不仅是北京人传统的过大年方式,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

  众多的过年习俗,实则寄寓了国人对生活、对世界美好而热切的期许。一个个年俗香甜了寒冬腊月,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我们的身心。这些温暖可人的风习,丝丝缕缕浸润在醇香怡人的腊八粥里,带来迎喜接福的阵阵欢乐。它彰显在除尘垢一清一扫的用心里,除旧迎新,从此开启了一段闪光的航程;它洋溢在百姓贴春联、挂灯笼时的倾情祝愿中,一个福字倒贴、一片片红彤彤的烛光,映衬出多少平安、吉祥;它意蕴在丰盛可口的团年饭里,一杯酒一生情,不问东西,无论南北,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它流连在观灯赏花的欢歌笑语中,星河迢迢,何惧路遥,直为奔赴那一场心灵的约定……

  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何大齐,对北京有着虔诚般的喜爱。他走惯了九曲连环的大小胡同,喝惯了馨香爽口的豆汁儿,听惯了京腔京韵自多情的京韵大鼓,也看惯了踩着高跷、玩着杂耍的一场场庙会。那些火热的生活场景,如放电影般,一年年在脑海里翻腾回旋,特别是春节期间,诸多热火朝天的闹年镜像,又会推陈出新地一次次在原乡上演。于是,那些文化的濡染和浸润,便促使他毅然拿起画笔,摊开稿纸,绘制北京的人文风情,说道京城的年俗故事。他就像是一个操着地道京腔的说书人,从看似细微琐碎的民风民俗里,从灯火可亲的举家盛宴中,洞察着新旧时代年味的迁演嬗变。他追怀着有关年的历史,以北京为原点,采撷着年俗文化中光彩灿烂的一朵朵鲜花,以一事一题的笔法,将它们放置于整个中华文化的大场域中娓娓道来。

  作者既在追溯年俗,也更像是在普及年俗中、进一步地“补白”年文化。从他的笔墨里,我们不仅会知道煮腊八粥的标配都有哪些,而且,从他意味深长的言辞里,还能体会到喝腊八粥竟有“年年有余”的意蕴。再如,贴“福”字大家都知道最好倒着贴,但对于福字背后所蕴含的“五福”,一些人则未必都了解。经过何大齐的普及,总算有了透彻的了悟,原来“五福”代表的是长寿、富贵、康宁、高尚和子孙满堂。再如,旧时北京人过春节,在置办年货之余,还喜欢买一本黄历,又叫皇历。为什么要这么叫?看了本书,方才大悟,原来黄历也好,皇历也罢,据说历史上都是由皇帝钦命颁订的历书。这些意趣盎然的“补白”,在书中俯拾皆是,既深化了全书的主旨,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又在雅俗共赏中传播了年俗知识,让馥郁芳香的年味,纾解了我们浓浓的乡愁。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听着耳熟能详的儿歌,在喜庆祥和的年味中,悠然捧起《北京的春节》,共鸣共勉中,对“中国年”的认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相信会变得愈加清晰而深刻。

  《北京的春节》:何大齐/绘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热闻
   第04版:热闻
   第05版:乐居
   第06版:乐财
   第07版:嘉定坊·品读
   第08版:嘉定坊·市井
作家的“监狱”
“补白”年文化
乌尤山
三江都市报嘉定坊·品读07“补白”年文化 2021-02-02 2 2021年02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