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余乐
“病情好转就顶到一线去”“大家都一样,坚持就是胜利”“医疗阵地不能丢,加油”……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市各大医院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对病人数量大、自身感染风险高等重重考验,白衣天使们又一次站上火线,凭借满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生命防线。
市人民医院
“我们会坚持到底!”
发热门诊是医院接待发热患者的“前沿阵地”。连日来,随着发热患者激增,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很多都累倒、病倒,但他们克服身体上的各种不适,轮流坚守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
“现在病人比较多,大家不要着急,先测体温……”12月23日19时,记者在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看到,医护人员正在引导发热患者有序就医。尽管声音已经沙哑,眼睛泛着血丝,但医护人员依然有条不紊地登记信息,仔细询问病史,按流程为病人检查开药。面对患者的焦虑情绪,医护人员还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守护大家健康的医护人员也是病人。
据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12月中旬以来,院内发热门诊患者激增,高强度的工作,身体免疫力下降,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也相继感染,但无论是谁,只要稍微好转,就主动返岗坚持工作。医护团队经常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出现在发热门诊,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在做好发热患者隔离处置的同时,注意分流各种病人,保证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我们不能倒下,身后还有那么多高热患者等待救助。我们会坚持到底!”疾病、疲惫不能打倒他们,他们在“前沿阵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和忠诚担当。
市中医医院
“急诊阵地不能丢!”
奋力奔跑,紧急救治……市中医医院的急诊科最近格外忙碌。
输液大厅里,护士们认真核对药品,输液打针,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急救电话一响,院前急救小组立即出车,一路疾驰赶赴现场;医护人员随时待命,一旦出现急诊患者,立刻就位,一边开路将病人送到抢救室,一边娴熟地给予患者急救治疗……从早到晚,急诊科的脚步声和车轮声一刻不停。
争分夺秒,成为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的常态。
“这个药一天吃两次。”“好的,爷爷你再观察一下,输完液有没有感觉不舒服?”……就诊室内,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熊健刚完成一名患者的诊治,下一名病人就迫不及待地走进诊室,门外还有不少患者在排队等待。熊健只能抓紧时间,提高效率,精准施治。忙碌的一天里,经常连水都喝不了一口,误了饭点也是常事。“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畅通,我们全体人员唯有全力奔跑,因为我们的原则就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急诊阵地不能丢!”
据急诊科副主任李红英表示,最近3天时间,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共收治患者1145人。尽管患者人数激增,但在医院的统筹安排下,急诊科快速设立阳性缓冲区,优化医务人员排班,加强物资供应,保障医疗救治不断线,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市妇幼保健院
“每名医生都会这样做!”
近期,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激增。医生每天要接诊大量新冠患者,感染的风险也比其他人员更高。为了更好地守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大量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坚守在岗位上,确保医院各项诊疗服务平稳运转。
在市妇幼保健院成人发热门诊,内科主任孙亚琼诊室的电脑上,挂着一张A4纸,上面写着:“医生声音哑了,敬请谅解。请问:1、您哪里不舒服;2、生病几天了……”
自12月20日退烧后,孙亚琼的嗓子便剧烈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甚至喝口水都疼得难受。为了便于和患者交流,她便制作了这样张A4纸。但在实际接诊过程中,很多患者因为心理压力较重,反反复复询问自己的情况,也希望在就诊过程中给家人或朋友开一些退烧药或感冒药。为此,孙亚琼需要做更多的解释和疏导,实在没办法,就一笔一笔写在纸上。
有人问孙亚琼为什么这样拼?她飞速地在纸上回复:“我相信,每名医生都会这样做的!”
慎终如始,不胜不休。战“疫”路上,乐山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冲锋“疫”线。他们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用坚守,践行初心使命,诠释责任担当,筑起守卫生命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