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保防疫、保安全、保畅通、保服务质量”工作要求,用心用情做好假日旅游各项工作——刚刚过去的2022年国庆黄金周,我市实现防疫、旅游“双胜利”。
假日期间,全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总量、A级景区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均居全省地级市第1位,乐山文旅“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首战告捷。
■ 记者 杨心梅
节 前
聚力营销 确保安全
“每次来乐山,都有新体验。”昨(7)日,成都游客文女士结束乐山之旅,在朋友圈里晒出一组乐山美食、美景照片,收获众多点赞。这已不是文女士第一次来到乐山,但在她看来,促成此次乐山之旅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乐山在节前的聚力营销。
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国庆黄金周前,我市聚焦“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国庆‘嘉’年华·乐享好生活”“乐山‘乡’当好·文旅促振兴”等话题,推出系列宣传视频63个、原创推文52篇,累计点击量达57.2万人次;推出乐山“舌尖美食游”“乐活康养游”“乡村野趣游”“户外露营游”等主题攻略产品,和国庆假期新玩法、新体验、新消费项目,受到游客广泛关注,实现了将流量转化为人气。
为强化安全监管,国庆黄金周前,我市提前开展涉旅安全“体检”,对游乐设备、悬空栈道、索道、游船、电梯等设施全覆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对文旅场所、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车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安全评估。坚持“科学精准、高效防控”,我市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入川即检”“来乐即检”“一扫一亮三查”等防控政策,督促各类文旅场所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三多两有”“五件事”等疫情防控措施,7个组赴11个县(市、区)开展督查,督导整改隐患问题10个。
与此同时,我市持续优化文旅服务,实施机关企事业车位免费开放、轻微违章“只提醒、不处罚”等宠客暖客服务,在高速路口、车站、景区景点、重点文旅场所设置心连心旅游服务岗、便民核酸采集点、交警临时执勤点等,及时反馈和解决游客问题。“我市累计提供免费车位2万个,设立心连心服务岗161个,出动志愿服务人员2329人次,服务市民游客19.43万人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文旅系统还将继续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周到、更加精细的服务。(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节 中
活动欢乐多 市场渐升温
到峨眉山景区金顶看日出,在乐山大佛景区持戒广场露营,去金口大峡谷感受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走进市美术馆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国庆黄金周,我市解锁乡野新玩法、培育夜游新业态、策划文化新活动,国庆“嘉”年华让人流连忘返。
国庆黄金周,我市各县(市、区)积极拓展篝火烧烤、森林酒吧、帐篷露营等乡村旅游新兴业态,接待游客23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亿元。市中区荔枝湾63号自驾车营地、峨眉高桥万亩“指纹”茶园、马边云上福来等20余个乡村旅游景点成为热门“打卡地”,带动周边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客流量持续增长;马边卡莎莎、沐川璞舍等重点民宿连续多日出租率100%,呈现“一房难求”的火爆场面。
越“夜”越美丽,《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80年代复古国潮”主题游园会、犍为世界茉莉博览园主题灯光秀、雷洞烟云星空露营地等夜间消费新场景得到广泛好评。“各地适时推出年代照相馆复古打卡点、天幕野餐烧烤、星空木屋等适销产品,开放闯关游戏、真人CS等热门娱乐项目,增加了游客的沉浸感、体验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庆期间,全市夜间经济总额突破3亿元,较中秋同口径增长80%。
市中区在大佛文化广场、上中顺街区等地开展“国庆佳节喜洋洋”狮舞、牛儿灯等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俗路演,吸引近10万余人驻足游览;沙湾区推出“1元游沫若戏剧文创园”活动,展现戏剧历史变迁、荟萃戏剧特色文化,14万名游客慕名而来;五通桥区举办“茫溪妙品,铁笔流光”硬笔书法展,收集优秀作品194件,线上线下浏览近万人次……国庆黄金周缺少不了“文化大餐”,我市精心策划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非遗展演、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等线上线下文旅活动60余场次,丰富了城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