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峨眉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5.75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220亿元、20亿元。
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376元、23104元。
2021年产业结构优化为8.8∶34.3∶56.9,绿色材料产业达到207.8亿元规模。
2021年以文旅为龙头的服务业增加值近220亿元。
大江潮起扬征帆,与时俱进勇登攀。
峨眉儿女多壮志,仙山佛国焕新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十年弹指一挥间。党的十八大以来,峨眉山市在登山不止、实干图强的历程中,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加快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用拼搏书写精彩、以汗水成就荣光,奋力蹚出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峨眉路子”,留下了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争创全国百强县、奋力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闪光足迹。
综合实力成倍增长 文旅融合方兴未艾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69.4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85.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220亿元、20亿元,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
文旅融合方兴未艾。以文旅为龙头的服务业增加值近220亿元,走在全省5A级景区、天府旅游名县前列,全力促进后疫情时代文旅复苏,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全省服务业强县。
开放合作持续深入。牵头成立“大峨眉”文旅发展联盟,高质量举办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全省文旅“三会”、茶博会等活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签约落地瑞德青春等“文旅+”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320亿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优势产业厚积薄发
坚定实施“生态立市、文旅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8.8∶34.3∶56.9。特色农业迈向品牌化,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峨眉山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农村电商工作获国务院表扬;绿色工业迈向清净化,绿色材料产业突破207.8亿元规模,食品饮料基地纳入乐山“一总部五基地”,“高新轻净”工业产值占比提升至70%,峨眉山经济开发区获评四川省优秀开发区。
峨眉山以“释茶武药”为代表的千年文化,始终与水相生相伴,既催生了水产业厚积薄发的态势,更成为行业翘楚抢滩登陆的理由。十年来,农夫山泉、华润雪花、保乐力加等知名酒水饮料企业相继落户,北纬30度、钰泉水业、龙池白酒、峨眉仙等高成长企业竞相发展,温泉休闲度假产业集群集聚,已成为峨眉山市产业发展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惠民利民百姓展颜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76元,较2012年的21342元增长了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3104元,较2012年的9485元增长了144%,上榜中国幸福百县。
累计投入资金181.5亿元,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的就业、就学、就医等民生问题,10年新增城镇就业7.8万人。新改扩建学校(园)28所、新增学位约3500个,全省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完成提标改造,市中医医院创成“三甲”,华西医院峨眉分院强力推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建成名人馆、艺术馆、中信国安峨眉山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脱贫攻坚工作全省成效考核等次为“好”,12461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30个市列贫困村全部退出,对口援彝成效显著;构建“1+13+154+N”基层治理体系,连年获评全省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县……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峨眉山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