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明兴
潘国光,1942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市。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工艺师、苏州市吴昌硕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市政协书画室画师、苏州“吴门画院”顾问。上世纪80年代潘国光应邀赴日本讲学交流,先后在日本举办两次个人作品展。作品被日本东京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邓散木艺术馆等机构收藏。并出版《唐人诗意画集》《江南著名画家潘国光画集》《中国画名家精粹山水画集》等。
潘国光师从著名画家张辛稼先生,在老师的精心指点下,临摹了宋元明清名家的许多作品,还曾到故宫博物院临摹过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作。数十年来他锲而不舍,打下了传统笔墨的扎实功底。
潘国光作为“吴门画院”掌门人,在潜心研究“吴门画派”的基础上,仍然关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态势,思索笔墨表现的当代性。他到四川写生,一去就是两三个月,足迹遍及蜀中名山大川,他注意到四川地质、地貌、气象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笔墨处理画面,形成不同的审美感受。他“师法自然”,用心感受,在大自然里找到灵感,在画作上尽情宣泄、释放,使之作品达到自然气象与传统笔墨的高度统一。
一幅潘国光的山水画《峨眉天下秀》,创作于1967年初夏。笔墨传承古法绘画,显现出相当深厚的功力。整个画面构图饱满,大气扑面,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苍莽野逸,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古树秀木,气韵高古浑然;高山瀑布似银河倒挂,飞泻而下,禅寺庙宇静穆幽深,气势非凡。画家以浑厚的笔墨,倾诉了对峨眉山壮美的由衷赞叹,此乃磅礴之佳作,具有大家之风范。观看潘国光的这幅作品,能感受到作者在凝神注想、走笔运墨过程中自我表现的舒展,在与山川林泉对话中泛起的愉悦与激情。
上海艺术研究院院长阮荣春评述:“潘先生的作品植根于传统,蕴含着宋元大家的气息,但它没有死抱古人形式不变,而是将传统笔墨融于自己的作品中,将有情的笔墨来表现有形的山川,作品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