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5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
彭飞

  ■ 彭飞

  北京冬奥盛会成功举办,吸引更多人爱上冰雪运动;健身设施融入公园、广场等公共场地,居民身边的“15分钟健身圈”越来越多;赛事活动更加多样,攀岩、滑板等运动走进日常生活……随着我国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人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解决好广大群众就近健身等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需求。

  近年来,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面积达34.1亿平方米,分别比2013年增长134.3%和71.2%。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场地难求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让健身设施更公平可及、更绿色便捷等课题,也有待破解。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29项政策措施。这些针对性举措,有助于推动健康关口前移,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上新台阶,应注重解决公共服务资源供需错配的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跟着人转、跟着人走。让人口成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定位器”,是《意见》传递的一个重要理念。一方面,把常住人口数量作为重要的资金分配考虑因素,优先在人口密度大、辐射范围广、体育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位置,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另一方面,引导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人们无论身处农村还是城市,都能享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需精心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从导向上看,要推动健身场地设施更多向服务群众日常健身转变;从空间布局看,应拓展绿色生态的健身空间,让人们在亲近大自然的环境中开展体育锻炼。这些年,我国建了很多步道,群众使用热情很高。此外,滑雪、徒步、登山等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为群众参与健身活动创造了更好条件。

  全民健身事关全体人民的福祉。对个人而言,它是最实惠的健康投资,可以让我们精神与体魄都更加强健。对社会来讲,它是最普惠的公共服务,有助于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不断提供更好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就一定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致全市广大劳动群众的慰问信
用工匠精神打造高端钒钛新材料企业
平凡岗位书写精彩华章
着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
报头
乐山日报一版要闻01着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 2022-05-01 2 2022年05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