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祝贺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其中,文件首次把“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将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领域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
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积极围绕普惠需求、乡村振兴等,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文件解读 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
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统计制度,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
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同时,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同样有着广阔空间。因此,金融机构要加大农业金融科技力量投入,运用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的精准画像,创新专属线上金融产品,精准、高效地满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创新举措 精准滴灌服务“三农”
只有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发展根基才能枝繁叶茂。一直以来,我市金融业各领域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资金投入,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改善抵质押服务,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以沐川农信联社为例,近年来,该联社主动作为,紧扣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趋势,提高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全力满足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加大贷款产品创新力度,设计开发了“竹福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以“竹福贷”特色贷款产品支持“10+3”现代农业产业企业发展,全面推广竹产业“1+N”产业链融资模式。
同时,紧紧围绕相关产业体系,以有机绿色和产业整合园区建设为金融支持方向,在持续深入扩大竹产业链金融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模式扩展到茶叶、魔芋等其他领域;围绕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探索推动“产业链+”融资模式,牢牢抓住当地龙头企业,向其上游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采购商、供应商等提供金融服务,缓解农业生产经营者缺乏担保的困境。
普惠金融服务方面,今年以来,犍为农商银行以“党建+金融”为抓手,不断加强政银合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广“党建+金融”模式,将犍为县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纳入犍为县今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以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撑点,发挥自身优势多维施策,不断深化“三农”金融服务,打通农村便民利民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