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兴
冯建吴,字太虞,别字游,1910年出生于四川仁寿一名门望族。自幼颂诗习文,临帖摹画。他与石鲁(冯雅珩)是亲兄弟。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赋予了两兄弟超人的绘画天赋,后来都成为中国著名画家。
少年时的冯建吴问学于蜀中耆宿,17 岁考入四川艺专,后游学江南,受教于上海昌明艺专,师从王个簃、王一亭、潘天寿等。学成回川,青年意气,在成都创办东方美专,培育后学。1956年起于四川美术学院任教,教授德高望重,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
冯建吴人生之路坎坷而艰辛,但无论遇到怎样的境况,他都不曾放弃手中的画笔,也不曾停止致力美术教育的脚步。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不懈努力探索,太虞艺术,名声卓越,使之获得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成就,成为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和传播人。
1982年,四川省文化局、四川美术学院、四川美协、成都画院联合举办《冯建吴个人书画展览》。在展厅里,一幅山水画《横绝峨眉巅》,最是吸人眼球。画的规格为204×190厘米,整幅画面雄浑壮阔,气势不凡。沉稳刚健的线条,浓烈鲜艳的色彩,表现得酣畅淋漓。浩瀚云海,浑茫无际,耸峙峰峦,危乎高哉, 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扑面而来。作者的笔法雄强,画上的崖壁、松林,云涛、怪石,均以沉雄霸悍的笔法描绘,创就了大气磅礴、强烈鲜明的个性色彩。
《横绝峨眉巅》之画名,取自唐代李白《蜀道难》中之诗句。画面左上角题款:“几穿云界上层巅,漫倚高寒览大千。雪岭峥嵘天忽破,银潮浩瀚海无边。梵宫金碧天龙象,何狱棋枰琨斗躔。我自登临慨横绝,长庚去后已千年。”乃冯建吴先生随景所生诗情,以诗入画,韵味浓郁,这也是他山水画风格的写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冯建吴曾多次到峨眉山写生,他以虔诚的创作态度对待自然,对待所写生的物象。他认为写生是为创作搭建的桥梁,写生不是看一眼画一笔的描摹,而是经过眼睛传达至内心的胸中意象。冯建吴通过峨眉山写生,创作了不少佳作留存于世,曾为联合国中国厅创作《峨眉天下秀》,为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绘制《峨岭朝晖》。冯建吴深厚的传统笔墨,一流的艺术造诣,为书画界推崇和公认,先生无愧于杰出艺术“大家”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