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海
我对豆汁的记忆,来自儿时家乡集市的豆汁摊。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他几乎每天一大早都会领我到附近的集市上喝豆汁。在供销社旁边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那里挂着一张惹眼的招牌:“老三豆汁”。
“老三豆汁”因为老板排行老三而得名,集市上有三四家卖豆汁的,都不如他家做出的豆汁味道纯正。不及走近,远远便能看见摊子上堆积如小丘般的油条。走到小摊前,就看见被小棉被包裹的严实的大缸,那里面装着味道纯正、弥漫着袅袅清香的豆汁。这时,如果有人走过来,老三便说:“老板,来碗豆汁么?”吃早点的人说“好!”那么,老板一定会提起嗓子问道:“包子还是油条?”如果只是想填饱肚子,那豆汁下包子是肯定要的;而如果只是想解解馋,那豆汁下油条才是绝配。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汁端上来,把油条掰成两根,再撕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逐一泡在豆汁里,等到油条慢慢泡开,用勺子和着豆汁送入嘴里,既柔软又香甜。
古法制作豆汁,要把黄豆放在水里浸泡约七八个小时左右,等到黄豆泡发,再用石磨将其磨碎,然后用纱布把豆渣分离,得到生豆浆后,加水烧开,持续5至10分钟,才可食用。而磨出来的豆汁口感如何,要看石磨的质量和操磨人的技巧。传统的石磨必须用天然麻石雕作而成,因为天然麻石坚韧耐磨,表面粗糙,适合研磨,磨出来的豆汁细腻且不含杂质。而手工磨制豆浆,速度必须均匀,且不能太快,因为石磨只有在低速均匀的运转中,磨出来的豆汁才均匀细腻,口感清香润滑。
中国人喝了上千年的豆汁,都是古法制作,豆汁几乎是现磨现吃。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的豆浆机出现在市场上,因为快速、高效,逐渐被家庭主妇所接受。
可以想象,当外面雨雪交加,天寒地冻的时候,你坐在家里突然想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汁,在以前只能是一种奢望。但有了豆浆机,你只要轻轻按动开关,十几分钟的时间,一碗豆香浓郁的豆汁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家里备置多种原料,制作出黑米豆汁、芝麻豆汁、红米豆汁、红枣豆汁、枸杞豆汁、核桃豆汁、花生豆汁,乃至许多种水果豆汁。科技随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一些美好的事物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退在我们的生活或记忆里,我从小钟爱的豆汁亦是如此。在我生活的城市里,几乎不可能喝到用石磨磨出的豆汁了,儿时喝到的豆汁,我总觉得是人间的美味,浓浓的乳汁般的汤汁,弥漫着豆禾清新的味道,让人想起故园和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