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海棠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山好水歇马场
杨景岗

  ■杨景岗

  山道逶迤,古镇静卧于半途,正是人倦马乏之时,欲得休憩之地,正好歇马稍事休整。

  古镇,就这样静卧在山道上,溪水旁。从曾经的人马喧闹,到今日的落寞清寂,古镇不变的依然是清风明月。

  初冬的清晨,场镇安静得有些冷清,街道却是十分整洁,阳光斜射,温暖着慢节奏的古镇人。老茶馆火炉上,蒸气正喷出水壶曲嘴,发出轻轻的吱卟声;油光可鉴的竹椅、木桌,已摆上盖碗茶的三件套,静待老街坊开启一天的时光。

  树梢上的鸟儿,耐不住寂寞,吱吱喳喳地呼唤着,扑腾着,相约在阳光下开聚会。河道里的白鹭,从来对此不屑,专注于水中的鱼虾,才是每日工作的正道。屹立不动,在波光粼粼里,碧水白羽,就是淡远的山水画卷最好的点缀。倏忽出击,一举中的,轻盈滑过河面,留下阵阵涟漪与水滴,这才是高手的风采。

  古镇在稚川溪与甘溪水的环抱中,桥,自来就是主角。宽阔的公路大桥,雄阔威风;随性的漫水桥,简约实用,方便两岸乡邻。那座进入场口的公路桥,大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桥头红砂石栏柱,已显破损,极具年代感的“农业学大寨”依稀可辨,依然是进入场镇的必经之路。仙风道骨的钢索吊桥特立独行,以钢筋为骨,木板为面,人行其上,索动板摇,筋骨面板,摩擦伸展,吱啾喑哑,铿然作响,仿佛一张古琴,宫商角徵羽,奏出高山流水,古道幽远,回荡汉唐之音。

  镇街长约数里,规模不小,伴河而建,中部略有曲折,自然形成长、下两段。临河人家,吊脚高悬,枕河而眠。桥面上不时车行人过,寒暄唱答,打破古镇的清寂。

  纵是冬日,四围依然苍山滴翠,数枝银杏,点缀金黄。乡邻在街沿门前静坐,享受难得的阳光,窃窃私语“当年热闹的时节,这长街上人来马往,石板街面摩擦得光亮。店堂生意之声不断,房前屋后,货物堆满哟……”

  热闹之处,必有美食。古镇独创烧肉,声名远播,取上好五花肉大块,略码味后入沸油中炸制,至皮酥金黄,取出,切棋子大小肉粒,与高汤、菜蔬同烹。汤色奶白,菜蔬碧绿,肉粒皮金、肥白、瘦微黄,加之香气弥漫,未举色已诱人。食之,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糯软弹,香鲜满口,果然名不虚传。

  当年,这烧肉曾随四方商旅,走向山外,后因烹制麻烦,选料不易,耗时颇多,外地餐饮,多已不做。欲品尝此特色美食,还需来古镇老街寻味。

  歇马场镇,地处夹江、洪雅交界之地,背靠尖峰山,面朝峨眉山。得山水滋养,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相传三国蜀汉之际,诸葛亮为稳定后方,曾派兵南征,大军过此,歇马休息,补充给养,故名“歇马”。这名字自此流传,千年未曾改变。这里本是古来商旅要道,人行至此,打尖住店,交易货物,都要歇马休息。传说更增添几分神奇,引发后人的好奇。

  历史上,这里依托古道和物产,成为十分热闹的场镇,以地形之利和民风坚韧顽强,曾经在抗元战争中,扎寨结营,与元兵对抗多年。满清时期,这里更是太平天国李蓝起义的重要战场。大山深处,古道两旁,上演过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许,在古镇小巷深处,在山林的残石断壁,在田野的沟壑阡陌,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传奇。

  有老乡随口哼唱着山歌:歇马场,好地方,山高耸,路漫长。歇马场,好地方,街道宽,店铺满。歇马场,好地方……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好山好水歇马场
梅花香
冬至(外一首)
守望
纯美的乡村
秧田(外一首)
温润童年的豆汁
乐山日报海棠03好山好水歇马场 2021-12-26 2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