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
公司组织去森林公园搞团建,最主要的一项内容是野外烧烤。食材、调料、木炭都是自己带去的,炉具是公园方设置在草坪上的石制凹槽。如此简陋的条件,一般人烤出来的食物不是有点焦糊,就是半生不熟。然而我们这个平均年龄“50+”的老年组,烤出来的羊肉串、土豆片、臭豆腐……串串色香味俱全,让其他组的同事艳羡不已。
之所以我们能烤出这个水平,是因为组里的老彭以前经营过烧烤摊。不仅他,组里所有人都曾当过老板。老李曾是鱼贩子、老汪开过水果店、老赵曾有一家摩托车维修店、我开过餐馆……
改革开放以后,全国曾掀起两次下海潮。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没赶上,但相关传说影响着我们的青少年时代。诸如那时候,摆个摊子卖小葱,都能混成万元户……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第二次下海潮袭来。那一年,我在橡胶厂生产科。厂子效益不太好,科长率领我们晚上到不远处的闹市区,支起了宵夜摊。全科12个人,4人一组,每组3天出摊1次。“股东”这么多,人心不齐、水平差距也大,不到一个月,就倒闭了。不过试了水、练了胆,3年后厂子停产。我们没有经过什么犹豫、彷徨,个个都一个猛子扎进了“大海”,成了各行各业的小老板。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科里12人之中,只有两个人还在“海”里。一个是科长,她开过橡胶厂,如今经营一家小型物业公司;另一个有些出人意料,当年集体办宵夜摊时,他常躲在摊子旁的树后,怕熟人看见了,丢人。如今他却成了一家小型外贸公司的老板,年收入数十万元。
12人“下海”,两人成功,这个成功率肯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年下海之人数以千万计,最终在“海”里谋食者,估计5%都不到。虽然上了岸,但那些“下海”经历,却留给我们享用终身的财富。就拿如今我们这个“老年组”来说,坐在一起聊天,谈资就很丰富。各自行内的趣事,亏得灰头土脸的感慨……
我们组里每个人各有所长,电动车坏了,找老赵修;烹制比较陌生的海鲜,找老李……工作中,曾经的老板经历,也让大家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比年轻人多一分成熟稳重。这不是年龄红利,而是经历红利。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一个人老了,如果哼着这首歌,一定能产生强烈共鸣。虽然事业未成,也算没有虚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