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方便快捷,“桶装水+饮水机”的组合是许多家庭和办公场所的必备品。但是,重庆市卫生监督局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四成家庭从未清洗过饮水机,清洗过的家庭中,有87%是自己简单擦拭,清洁效果有限,致使饮水机成为“细菌温床”,慢慢伤害着人们的健康。
饮水机到底有多脏?
央视《生活提示》栏目曾做了一个实验:分别检测自来水和桶装水内的菌落总数,结果发现,饮水机上的桶装水开封三天,细菌含量远高于自来水。
在一篇题为《饮水机菌落总数检测及分析》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第6天的检测结果菌落总数最多可能超过1000个,且同样接冷水的情况下,热水出水口菌落数更多。
《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规定:每100ml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也就是说即使是消过毒的饮水机,从3天后接的冷水细菌数量就开始超标了。
在未经消毒和清洗的情况下,饮水机使用时间越长滋生微生物越多。桶装水打开后,建议尽快喝完。春夏季最好在7天内喝完,秋冬季最好在10天内喝完。
饮水机,最好每月洗一次
虽然菌落数不是决定水质的唯一指标,但长期不清理饮水机不但容易滋生细菌,还可能因为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断附着在胆壁上,增加饮水机耗电量。
建议使用饮水机注意以下几点。
1.清洗频率:冬天每月清洗。
经常使用饮水机就相当于频繁地用流水冲洗,能减少水垢沉积和细菌繁殖。
平时用得少的家庭,一周应洗1次;每天频繁使用的,冬季每月清洗一次,夏季有利于细菌繁殖最好两周清洗一次。
2.清洗部件:出水口+聪明座+内胆等。
聪明座:可以断电后用医用酒精蘸湿干净的抹布,擦拭出水口、接水槽和饮水机外壳,起到消毒效果。
内胆:内胆平时可用清水清洗,但最好2~3月消毒一次。消毒时切断电源,将水槽中的水排空,然后将专用清洗液倒入内胆,并静置20分钟左右,然后将水排出后,用清水从聪明座中持续冲洗饮水机内胆,直到没有消毒剂的气味为止。
水龙头:如果接水时杯中的牛奶、果汁、咖啡等接触到水龙头,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并擦干。
水槽:水槽中不应有茶叶等异物,出现污渍时应取下清洗,或每周清洗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