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德刚 余周唱晚
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伟大斗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准确分析建党100年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有利于我们从容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一切思想攻击。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观念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成为中国人民观念的意识形态,最终定格为“镰刀铁锤”并被永远固化下来,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制度的意识形态;其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实现主导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在全面改革开放的今天,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不断实现其内部结构转型升级,正确对待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理论与方针政策的关系,正确把握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来自于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维度。其中,多元意识形态共存是初级挑战。这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附作物,我们党要对其所对应的主体进行引导和教育,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构成了中级挑战,西方意识形态一般以文化交流为掩护,在交流过程中搭载私货,逐渐引导交流对象接受西方思想;自我思想认识混乱是我们面临的高级挑战。表现在: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无视其多样性的表现和多元意识形态存在的社会现实。二是面对意识形态多元以及多样化现实,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时毫无还手之力,随波逐流。三是在两面派思想的影响下变成两面人。我们只有正确认识挑战、攻坚克难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扫清思想障碍。
▶应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首先要统一思想,稳住阵脚。一是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要有统一的思想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只有在和其它意识形态相生相克的过程中才能彰显自身的价值;二是辩证、客观认识我国的成绩和存在的差距,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三是将思想统一到中央权威上来,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决定,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阶段性目标。
其次要锁定领域,把握阵地。我们应将斗争的阵地重点锁定在经济、法治和文化方面,这些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异常激烈与复杂,我们要占领这些阵地,经营好这些阵地,使这些领域开的是社会主义的花,结出的社会主义的果。
第三是要讲求方法,务求实效。首先要“知彼知已”,在全面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了解西方,了解世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其次要打好防御战,修好意识形态安全的万里长城,为此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最后要以攻代守,加强网络管理。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的快速发展与稳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我们应倍加珍惜。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在伟大斗争的实践中取得意识形态领域的完全胜利。
(作者单位均为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