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旭梅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怀揣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肩负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社会矛盾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也是历史充分证明的宝贵经验。
▶党在不同时期的初心使命内涵侧重点解读
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初心和使命的具体内容又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之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改变了中国革命的面貌,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带领中华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华民族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先后致力于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1956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指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达到全面小康。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跨越。
▶初心使命的依据解读
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决定了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要求我们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由此看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人民谋幸福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的具体实践。
三是历史充分证明的宝贵经验。纵观1921年至今的百年历史,正是因为怀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才能从50多名发展成9500多万党员的大党,才能够不断夺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作者单位为沐川县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