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08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型养老模式 需要法律赋能
辛音

  ■ 辛音

  抱团养老、购房养老、旅居养老、兴趣养老……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新型养老模式进入公众视野。许多老年人对这些养老模式感兴趣,又有些迟疑,专家更呼吁理性选择。据法治日报报道,民政部相关负责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起草养老服务促进相关立法。专家指出,目前对老年人保护的体系化与科学性不足,应尽快构建养老法治体系,规范新型养老模式发展和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养老模式的更新换代,体现了治理思路的创新,也体现了养老观念的开放。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亿人,探索养老新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更多元的养老方式,可以满足不同老人的个性化需求。不过,五花八门的新概念背后,也暴露出不少现实问题。就拿抱团养老来说,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住在一起互相照应,各司其职,谈天说地,听上去的确很美,相处起来却免不了“一地鸡毛”。

  抱团养老落得散伙结局,给老年人带去的或许只是失望。而“新式养老”,甚至成了当下反诈骗宣传中的关键词。“投资养老、以房养老”,这些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欺老骗老的行为,不仅侵犯了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也阻碍着养老事业的长足发展。尽快将新兴的养老产业纳入正轨,已经成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这个动态命题中的关键一环。

  养老服务的观念、形式可以变化,但核心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老年人为本。坚守这一事业发展的初衷,不能光靠企业的自觉性、老人的警惕性,还要依靠法律的强制性。

  只有尽快规范化,才能早日规模化。新型养老方式,亟须通过立法厘清各方权利和义务,明确激励和惩罚机制,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和漏洞。期待相关立法的起草,能够为新型养老模式提供较为全面的保障,使之得以落实推广,实现长久发展。这不仅是老龄法制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降低整体养老成本、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之策。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一切为了理想和信仰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型养老模式 需要法律赋能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移交第二批信访件1件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值班电话和邮箱
报头
乐山日报一版要闻01新型养老模式 需要法律赋能 2021-08-29 2 2021年08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