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文化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04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家杨循 游走在传统积淀和现代精神之间
杨心梅
杨循近影
花期情未了
八大山人

  ■ 记者 杨心梅 文/图

  人物 

  杨循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院画家,四川省画院特聘画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人物画专委委员,乐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乐山嘉州画院副院长,曾获“四川省巴蜀文艺奖”。

  作品入展第十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全国第六届和第七届工笔画大展、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全国书画展(获优秀奖)、首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获金奖)、全国第二次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获铜奖)、第三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获优秀奖)等。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泰国、缅甸、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等国内外展馆展出,出版有《杨循国画作品集》。

  对话

  记者:您是如何和绘画结缘的?

  杨循:我从小就喜欢在本子上涂鸦取乐,经常临摹连环画。16岁,有缘认识了一位叫杨永福的年轻画家,他毕业于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接受过正统的学院派教育,绘画水平很高。通过他专业的美术教育方法,我比当时很多人更早接受了正规的美术教育,这也为我后来长期从事美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跟随杨永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参加了犍为县的一个书画展。参展的四尺国画《山寨新貌》因为采用了杨永福老师教我的专业技法,在所有同龄人的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了被悬挂在展厅入口最显眼处的机会。从那以后,作为当时犍为县重点培养的绘画苗子,我经常到更高平台参加各种美术培训班和艺术创作活动。在与美术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吸收了更多美术知识,也更加沉迷于绘画。

  记者:您为什么会选择主攻人物画?

  杨循:可能因为善于观察,所以我在美术创作过程中,一直喜欢细节描绘。同时,在不断学习中,也有很多美术老师都发现了我的特长,鼓励我选择人物画作为主攻方向。懵懵懂懂间,我就踏上了人物画创作的道路。

  在人物画创作的道路上,我一边学习,一边感悟,也越来越意识到人物画其实也有其显著优点——可以直接表现这个时代,特别是在我选择了现实主义人物画后,更领悟到其中的精妙。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名作《清明上河图》,它就是一幅精彩的人物群像,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关注到百姓民生。

  但同时我也想说,无论是画山水、花鸟,还是画人物,亦或者做任何事,你最应该关注的不是别人的评价和议论,而是选择你愿意坚持的,才能享受你所热爱的。

  记者:您觉得什么对您的美术创作有积极影响?

  杨循:时代。我是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生的人,经历了国家的发展变迁,看到了国家的开放进步,更切身感受到时代巨变,对我而言,用绘画展现时代已经从个人兴趣变成了一种成就感。在我看来,国家是一步一个脚印快速发展的,而我也正是在这种蓬勃生机里成长起来,一笔一笔绘就了今天的自己,让我尽情享受艺术带给我的快乐和自由。

  我的美术创作生涯还有关键的一个节点,那就是我50岁那一年,供职的单位解体,这让我拥有了充足的创作时间。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断“重复”绘画这一件事,因此作品有了质的提升,得到了业内认可。

  与此同时,我更感受到随着时代的进步,民间艺术生态也在不断成长、繁荣。像嘉州画院就得到了长足发展,能够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书画师加入其中,大家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迸发出更大的创作活力。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在乐山这片热土上,用画笔描绘现实,同更多年轻的嘉州画师们一起,共绘美丽乐山。

  印  象

  说到嘉州画派,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磅礴的山水画,所以善画人物的杨循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试想,在饱览了一幅幅乐山山水画作后,突然入目那么一两幅笔触精美的人物画像,内心一定会受到某种触动。

  带着对杨循创作人物画的好奇,记者前往拜访。那是一个雨日,在杨循的盛情邀请下,记者同他坐在居所楼顶阳台上,一边听着雨滴打在窗台上的“嘀嗒”声,一边听这位经历了无数故事的画家讲述自己的绘画人生,感觉那一刻,他这个人就是一幅画。

  “画家这个职业对我有天生的吸引力,这份理想多年来一直没有磨灭,就像顽强生长的花朵,开水都浇不死它。”杨循告诉记者,身处个性张扬,文化艺术多元的时代,画家更应该游走在传统积淀和现代精神之间,以笔绘志。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画家杨循 游走在传统积淀和现代精神之间
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聚焦故宫传承与发展
国家话剧院新剧《恋爱吧!契诃夫》首演
乐山美食地图
北京构建文化金三角
拍卖公告
声 明
乐山日报文化02画家杨循 游走在传统积淀和现代精神之间 2021-04-18 2 2021年04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