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03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棠棣剧社”等待海棠花开
杨心梅
《青蛇》剧本围读
棠棣剧社成立之初成员留影
《红玫瑰与白玫瑰》剧照
剧社早期创排的节目
《风声》剧照

  ■记者 杨心梅

  在乐山,三江奔流不息,城市日新月异,每时每刻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在乐山,有一群人以“棠棣剧社”为名,将三江写进剧本,把城市搬上舞台,演绎生活的酸甜苦辣。

  过去10年,他们用话剧和这座城市对话,将市井百姓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娓娓道来,抚慰快餐文化下的浮躁心灵,让人找回“慢生活”的本真。

  十年  越惶恐越坚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乐山话剧非常红火,在全省都有一定知名度,还培养出陈小艺等许多优秀演员。”棠棣剧社社长虞跃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文化相关工作。虞跃告诉记者,那时的《西安事变》《一双绣花鞋》《抓壮丁》等经典剧目是一代乐山人的回忆,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及多元文化的发展,乐山话剧专业团队开始淡出百姓视野。

  2009年,因为工作关系,虞跃与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佩斯相遇,他将自己想要组建剧社的想法告诉了陈佩斯,得到对方的支持和鼓励。2010年,虞跃将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爱好演艺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乐山本土第一家以话剧、小品、相声表演为主的社团就此成立。当时剧社取名“海棠剧社”,由陈佩斯亲笔题写社名。后来,虞跃觉得“海棠”二字太普通,就从郭沫若的话剧《棠棣之花》中取了“棠棣”二字成为社名,并沿用至今。

  剧社虽然成立了,但对虞跃而言,随之而来的是惶恐。成员们日常工作忙碌,怎么保证大家感受到话剧的魅力?大家又都是非专业演员,表演基础薄弱,怎样快速提升?剧社要想走下去自然得有作品,谁来挑起创作大梁……但越是惶恐,虞跃反而越有干劲——

  带着成员们参与晚会节目的创排,在小戏、小品等短节目中提升舞台素质,棠棣剧社演员的演出能力很快得到广泛认可,剧社成立第二年,社友增加到100多人;

  2014年至2015年,创排都市情感小剧场话剧《爱情合约》,在市图书馆首演3场(其中两场为普通话版,一场为乐山话版)大获成功,该作品后期还多次登上乐山各大舞台;

  2019年,剧社根据张爱玲原著、著名导演田沁鑫作品移植改编的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在乐山大放异彩,场场演出座无虚席,作为“乐风嘉韵”文艺精品惠民展演剧目,登上乐山新又新大戏院舞台,该作品在两天时间吸引700多名观众走进剧场观演……

  成长  不经意间改变

  一步一个脚印,棠棣剧社靠兴趣的黏性把一批乐山文艺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这也和建立剧社前,陈佩斯老师叮嘱我,必须招揽真心热爱话剧表演的人有关。”虞跃告诉记者,始终坚持招揽非专业人才是剧社“长青”的不二法宝。

  “但是,我们也欢迎专业演员参与到我们的话剧表演中来,过去几年我们的剧目吸引了不少专业演员倾情出演。”虞跃表示,“我不愿给剧社非专业出身的成员增添压力,我相信随着大家演出能力的提升,会有更多的成员愿意和专业演员同台飙戏。”

  虞跃的想法并未落空。2020年,剧社编排根据李碧华原著、著名导演田沁鑫作品移植改编的话剧《青蛇》,该作品主演定角就有国家二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嘉阳河”流派)代表性传承人戴梀。剧社成员们并没有怯场,反而积极踊跃报名参演,很快便凑足了三组演出阵容,迅速进入排练。2020年举行的四川文旅三大盛会上,该作品的剧本围读受到不少市民认可。今年,该剧也将在“嘉乐汇”戏剧周进行完整呈现。

  棠棣剧社成立之初,剧社的陆成明刚退伍不久,从来没有接触过艺术圈的他觉得话剧“高大上”。抱着玩一玩的心态,陆成明从最初的打杂开始,慢慢试着接触表演,如今在舞台上如鱼得水,和专业演员合作丝毫不露怯。陆成明告诉记者,多接触就会发现艺术是接地气的,话剧表演就是演员们在舞台上情感的宣泄。

  《爱情合约》的女主角赵海伊加入剧社也是个巧合。那时的虞跃需要一个年龄、外形符合剧本,且具有一定演出经验的女孩子来带动排练,便向身边的专业演员寻求推荐。虞跃至今都还记得,当他通过电话向赵海伊介绍了自己的作品之后,赵海伊一口答应参演,并在第二天一早就到他家拿剧本。如今,赵海伊已经转到幕后进行剧本创作、担任导演,实现了个人的成长和改变。在她看来,正是这一段弥足珍贵的演出经验,才让她现在的工作更加行云流水。

  未来  走向更大舞台

  过去10年,棠棣剧社这个民间艺术团体“流浪”过,总是随着不同的演出地点,在不同的地方排练剧目,一旦觉得打扰到别人,就换一个地方;也“寒酸”过,剧社里的两名化妆师每场演出都自带化妆品,免费帮演员化妆;更“闹过笑话”,在《爱情合约》上演之初,演员们准备了自己当季最好看的衣服参演,却因为衣服搭配不和谐被业内人士指作“遗憾”……

  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23年,乐山将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作为乐山唯一的话剧社,棠棣剧社积极参与到节目的筹备中。“去年10月我们成立了棠棣曲艺社,挑选了剧社里的年轻人转型说相声、京韵大鼓等。专业度肯定不及别人,但对剧社而言,也是一种挑战。”虞跃表示,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突击培训,棠棣曲艺社的相声、京韵大鼓、金钱板等曲艺节目走进校园,赢得一致好评。

  新年伊始,棠棣曲艺社更是拿到了市内各大网络春晚的“入场券”。相声节目《男女有别》先后拿下“2021天府百姓网络春节联欢晚会”选拔第一名和“‘中国梦 嘉乡情’乐山百姓网络春晚”最受网友喜爱的节目第一名;四川清音《小放风筝》获得“‘中国梦 嘉乡情’乐山百姓网络春晚”最受网友喜爱的节目第三名。“很振奋,对于喜欢表演的我而言,像是中了彩票一样。”剧社成员、相声节目《男女有别》表演者吕霖告诉记者,未来,他还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迎接更大的挑战。

  有人在舞台上发光发亮,自然也有人在舞台下充当“万精油”,负责各类琐碎事务。剧社的元老社员邱霞告诉记者,加入剧社10年,她从未上过舞台,但依旧乐在其中。“剧社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需要成员分工完成不同的事情,才能正常运转起来。有人在舞台上展示才华,那么我们就在幕后做好道具搬运、服装准备等各种工作,为大家解决后顾之忧。看到越来越多人为剧社欢呼鼓掌,我们比演员们还激动,就像是见证着一个孩子的成长。”

  谈及未来,虞跃表示,棠棣剧社将继续加强原创作品的创作,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乐山话剧的前景广阔、道路曲折,但即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依然会一直坚守,等到花开,也希望有更多爱好表演、喜爱话剧的朋友能加入我们。”

  (本文图片由棠棣剧社提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描绘春光 传颂党恩
“棠棣剧社”等待海棠花开
该唤醒文物“睡美人”了
报头
乐山日报一版要闻01“棠棣剧社”等待海棠花开 2021-03-07 2 2021年03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