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清
“已经入驻园区的浙江森隆摩托项目产能有多少?目前西部市场订单情况如何?项目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困难?”……2021年伊始,1个月时间内,朱润晔3次带队到浙川东西协作乐山产业园犍为飞地园区,推动园区标准化厂房招商引资,为入驻项目纾难解困。
朱润晔,一名来自浙江的扶贫干部,戴着眼镜,文质彬彬。早在2003年4月,他作为浙江首批科技特派员,被派驻浙江南部一山区乡镇开展扶贫工作。时隔15年“再入伍”,2018年4月,他来到四川乐山,开启为期3年的扶贫协作工作,担任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片区帮扶工作组组长和片区临时党支部书记,挂职乐山市政府副秘书长、乐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3年来,朱润晔带领浙江援乐团队打好乐山脱贫攻坚战,助力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金口河区实现脱贫摘帽,并完善协作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2020年,他被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推荐提名“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被表彰为“2020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
凝心聚力
当好新时代“铁道兵”
“只有把脉问诊,才能精准施策。”初到乐山,朱润晔马不停蹄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克服语言、交通、自然条件等重重障碍,下基层、跑项目、走访贫困户,对“三县一区”进行逐个走访调研,对受扶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十指成拳,才能重拳出击。”浙江援乐团队分别来自浙江绍兴、台州、金华、衢州四个市,如何整合浙江帮扶资源是他首先考虑的事情。2018年9月,片区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朱润晔带领团队成员在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重温入党誓词。“我们誓当新时代‘铁道兵’,用心践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铺就一条跨越浙川两千多公里的携手奔康致富路。”朱润晔说。
朱润晔主动当好浙江援乐团队“领头雁”,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奋战在扶贫第一线,协调对接浙川双方资源力量,(紧转第2版)(紧接第1版)统筹推进扶贫协作工作。他打造“党建引领东西协作”工作品牌,探索跨省党组织三方共建,建成浙川首个东西协作“党建之家”,积聚整合各方力量,发挥联动协同效应。自2018年以来,4.828亿元浙江援乐资金精准使用,162个协作项目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带贫益贫作用。
在朱润晔牵线搭桥下,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成都绍兴商会等东部商协会陆续到乐对接考察产业合作。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在浙高校深度参与浙乐扶贫协作,推动小凉山彝绣作品作为首个东西协作文创品牌走出国门亮相“2019伦敦设计节”、科技合作项目乐山乌天麻大健康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探索创新
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
“推动产业发展,是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的根本之策。”朱润晔率领浙江援乐团队调研论证,在乐山全域布局浙川东西协作乐山产业园,探索民族地区“跨省飞入+市内跨县落户”飞地新模式,引导东部企业投资入驻。通过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打造以“小凉山”为主导的区域品牌。产业扶贫已成为浙乐协作画卷的主色调,带动10.5万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一次到马边荣丁镇棕树小学走访,朱润晔发现有的彝族小学生连自己名字都不能用普通话表达。他迅速组织团队研究,专项安排347万元协作资金支持小凉山“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帮助近万名小凉山彝区幼儿过好“通用语言关”。同时,全面推行专技人才“组团式”精准服务,选派教师交流、创办示范班级、共建研究中心,构建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全链条”人才培育创新模式。实施职业教育“1+1+1+N”提升计划,支持320名贫困学生到东部学习就业。建立“结对学徒”等传帮带机制,引入数十项医疗新技术。
“要帮在紧要处,扶到点子上,扶到心坎里。”朱润晔还带领浙江援乐团队积极协助乐山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建立东西部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长效合作机制,第一时间恢复农产品销售通道,累计实现消费扶贫1.42亿元。率先开通浙川首个东西部就业协作信息共享系统,通过开设公益性岗位、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帮助近万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满怀深情
谋划新一轮东西协作蓝图
“使命在肩砥砺行,援川路上见真情。”入川近三载,朱润晔参与推动并见证了浙川协作为小凉山彝区和乌蒙山区带来的深刻变化。不知不觉间,他已将“我们乐山”变成了口头禅,已把乐山当作“第二故乡”,把贫困群众当亲人。
围绕做好“后脱贫时代”新文章,朱润晔立足长远谋划,提出建议并牵头制定《乐山市实施“五联三融”工程创建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市行动方案》,以实施教育联动、健康联动、产业联动、劳务联动、社会联动和文旅融合、科技融合、经贸融合为抓手,打造“浙乐同行+”全省首个地市级层面系统性工作体系,推动东西部协作持续发力。
朱润晔把基层一线作为最好的学习平台,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个人撰写的调研文章《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持续发力》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他带领浙江援乐团队继续奋战在东西协作的道路上,承上启下谋划新一轮东西协作举措,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团队的力量无坚不摧。”朱润晔常说。3年来,他带领的浙江援乐团队,倾情致力于扶贫协作工作,不仅受到了受扶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肯定,还连续3年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并于日前被四川省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东西协作谋担当,共商共建奔小康。飞越千山堪重任,片片忠心昭其间。”这是朱润晔入川前,一位友人赠予他的诗《送援川干部赴蜀》。正如这首诗所言,3年来,朱润晔扛起责任、压实担子、满含深情,当好浙川同行“铁道兵”,高质量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展现了一名援川干部的不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