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
~~~——浙乐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实践与探索
~~~
德昌源豆腐乳~~~
~~~
     
2021年01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海相亲 乐在浙里
——浙乐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实践与探索
余里 付小惠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1月22日电(余里 付小惠)东西部扶贫协作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台州市椒江区、衢州市江山市、金华市浦江县(以下简称“浙江四市”)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金口河区(以下简称“三县一区”)自此结下情缘。

  4年来,浙乐双方突破简单的“你给我收”单向帮扶模式,创新探索实施“五联三融”工程,有力有序双向互动,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扶贫协作。4年来,浙乐双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教育联动、健康联动、产业联动、劳务联动、社会联动和文旅融合、科技融合、经贸融合,有力助推乐山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立足乐山特色

  谱写合作共赢新格局

  乐山市“三县一区”地处小凉山腹地和乌蒙山区,长久以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发展底子薄,是乐山乃至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东西部协作的深入实施,让“三县一区”的资源“富矿”进一步得到发掘。立足“浙江所能、乐山所需”,浙乐东西部扶贫协作将合作舞台从“三县一区”扩展到乐山境内,从更大空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谱写合作共赢新格局。

  2020年12月21日,四川晶科三期5GW拉棒、切方暨10GW切片项目在五通桥区正式开工。落户乐山以来,来自浙江的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瞅准乐山建设“中国绿色硅谷”的积淀与底气,在乐山的投资持续加码。

  目前,浙江晶科已在乐山“续约”至项目第五期工程。四川晶科一期、二期生产线已竣工满产。三期和切片项目达产后,四川晶科单晶棒产能将达到18GW,公司年产值将超过120亿元,年上缴税收约3亿元,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3000人。

  多晶硅光伏产业是乐山着眼产业强市重点推进的“一号工程”。晶科能源入驻乐山也将带动其他配套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乐山光伏产业链发展。不仅如此,乐山还规划建设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产业园,主要承接浙江产业转移,在特色轻工、机械制造、工程装备、大数据等产业开展投资合作,重点推进犍为飞地园区和高新飞地园区建设,其他县(市、区)以落户“飞地项目”为主。作为四川重要工业城市、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乐山深厚的产业基础和突出的比较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家投资乐山。

  作为传统劳务输出和输入地,乐山有用工优势,浙江企业用工需求大。在浙乐扶贫协作工作中,两地积极开展劳务扶贫协作,建立“定向、定岗、定制”精准就业扶贫机制。对于有外出务工需求的家庭,两地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设立农民工服务站,为“三县一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各项服务解决困难诉求,帮助他们“安心闯天下”;对于有务工需求且无法外出务工人员,近年来,一批浙江企业纺织、电子企业将扶贫车间搬进了聚居点,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借助乐山丰富的文旅资源,“浙乐同行+”“文化走亲”等浙乐文旅品牌活动在全国逐步打响,小凉山彝区、乌蒙山片区旅游民宿、红色旅游、民族旅游等新业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聚焦可持续性发展

  夯实发展本底

  脱贫攻坚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持续性发展问题,让贫困地区真正拥有长远发展的产业。4年来,浙乐东西部扶贫协作立足发展山区特色产业,将帮扶支援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为“三县一区”长远发展夯实本底。

  台州市椒江区在峨边建成水果种植基地、标准化高山蔬菜种植大棚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收益分红等形式,惠及5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绍兴市越城区坚持长短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帮助马边发展青梅、白竹、藤椒、桃树等,建成3个总出栏能力2万余头的生猪养殖场及红椿村肉牛养殖场;金华市浦江县帮助金口河建成川牛膝等道地中药材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亿余元,带动当地448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增收650万元;衢州市江山市在沐川县实施产业合作项目21个,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脱贫模式,带动沐川县2600多名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两地还注重建立冷链仓储中心,扶持壮大加工企业,利用电商销售扩宽渠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在“沐品进江”“浦商走金”“峨岭云边”“越商走马”等东西部协作交流品牌推动下,乐山“三县一区”特色农产品成功打开了东部消费市场。

  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浙乐双方围绕“科技融合”,整合两地人才、资源、信息,持续开展了以浙川“银龄行动”、乌天麻大健康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合作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动作。乐山茶叶、乌天麻、蔬菜、食用菌、川牛膝、牡丹等特色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能力得到提升,闯荡市场更有底气。

  协作走深走实

  跨越千里情谊长

  2017年至今,浙江省累计向乐山市“三县一区”提供援助资金5.21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00个,帮扶力度逐年加大,浙乐协作走深走实。

  4年来,浙江累计选派10余名干部、300多名专技人员支援乐山,为乐山脱贫攻坚事业提供强大智力支持;4年来,来自浙江的党政、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汇聚乐山,为乐山“三县一区”发展刻下无法磨灭的“浙江印记”。

  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村民住进“峡谷第一村”,吃上了“旅游饭”;沐川县沐溪镇村民通过电商将蜂蜜送上了北京人的餐桌;源自绍兴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落户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小学校园里;在椒江医疗专家团队协助下,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建起呼吸内科和儿科住院部,结束了医院“大内科”历史……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两地携手抗疫、推动复工复产。绍兴的防护服、台州的医用口罩、衢州的防护服、金华的医用护目镜……承载着浓浓的情意,穿越千里守护乐山亲人的生命安全。蔬菜、核桃、蜂蜜、土鸡蛋、菜籽油、乌金猪肉等乐山“礼物”,跨越东西感恩浙江家人的帮助。一趟趟开往浙江的就业大巴、返岗专列,将乐山“三县一区”的贫困劳动力送到工厂、企业。

  在乐山遭遇百年不遇“8·18”特大洪水的关键时刻,浙江四市第一时间向乐山表达了诚挚慰问,伸出了援助之手,挂职干部与乐山人民一道抗灾救灾。

  2020年底,在即将迈入全面小康之际,乐山市委、市政府向浙江省对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诚挚的感谢信。同时,绍兴、台州、金华、衢州四地也收到了从乐山发出的感谢信。满含深情厚谊的“家书”,承载了浙乐东西协作4年间的珍贵记忆,也蕴含对下一轮东西协作的美好期待。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犍为文庙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山海相亲 乐在浙里
为文博事业夯实人才基石
百年非遗“其味美哉”
报头
乐山日报一版要闻01山海相亲 乐在浙里 2021-01-24 2 2021年01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