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廷华
正在经历的这个冬天特别寒冷。
冷空气一波接着一波,寒风阵阵,冷雨潇潇,阳光久久地掩藏在厚重的灰色之后。
地寒,自然水冷。西来的沫水和北经的若水,还有两者之间的青衣江水,没有了夏天的热烈和秋天的激情,低鸣浅唱晃晃悠悠地绕着城郭而去,尔后在大佛脚下融合一体,相拥着慢慢腾腾一路南向长江。
江河滩涂,水枯石现,乐山大佛面前的江心凤洲,不再像夏天那样被滔滔之水淹没,露出了无以计数的大大小小卵石与砂砾。
西伯利亚的候鸟们来了,千姿百态,成群结队。白昼,在凤洲岛上集结,在三江之浅水中央或岸边嬉戏,在水面上在低空中竞相飞掠追逐,在贯穿中心城区的竹公溪站队觅食;黑夜,成百上千只邀约着一起在凌云山、绿心公园茂密的林子里树梢头栖息相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秋尽冬来,百鸟朝佛。于是,凤洲这小小江渚,便倍觉豪气,因为居然,它成为了不远万里穿云破雾搏击冽风而来的这些小精灵们的越冬乐园。
鸟儿们把远方的冰凉世界捎来,让乐山充满了冬季的乐韵。朔风阵阵,扫过江面,跃出江堤,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肆意穿梭。寒潮之下,市民们却并不在乎肌肤的清冷,反而凭添了兴奋、愉悦乃至激情,像是迎接久违而翘首以盼的朋友。因为隆冬,它们才会得以年复一年翩然而来,同市民们再聚首。于是,市民们相邀着,在江岸边溪水旁迎风伫立,爱意满满地同鸟儿们亲密接触,纷纷用手机或早已备下的专用相机,摄下它们的倩影,记录下“相亲相爱”的悦动瞬间。不少市民还早早备下鸟儿们喜爱的食粮,让它们在乐山的日子充沛喜悦,让乐山成为它们永久的第二家园,以便来年再相会。
可别小看了寒冬鸟来稠的现象。现象背后的原因,不正是因为乐山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嘉山嘉水”引人流连,人和动物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寒风冷雨岂无期,春天已近眉梢头。随着严冬的脚步和候鸟的飞临,乐山的山水,乐山的城市,乐山的田野,早已经悄然展开了春天的帷幕。有诗云:“冬到极时便是春,冰天雪地灌芳华。”这话当真,一点不妄。也许,冬天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气候,更多的,则是人们的心境。当我们走进冬季时,只要心情温暖,于是冬天便不会觉得寒冷;如果双眼能够寻觅到花朵与绿叶,心里一定不会落寞。
新的一年,已经在我们脚下。无论你漫步在这个城市的什么地方,一定有各色鲜花呈现在眼前。火红的贴梗海棠,金色的黄金菊,浅粉的冬梅花,洁白的山茶花,初绽的紫荆花……它们并不怒放,或许只有零星几朵,但是在萧瑟的严冬里,却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给人以生命的强大和生活美好的感染力。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这样一方热土,这样一个极具魅力的城市,我们的幸福感难道不会油然而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