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清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打响了防污治污的全民攻坚战。
2017年7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级媒体乐山日报、乐山电视台、乐山新闻网统一开设“环保曝光台”栏目,常态化曝光环境问题,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建美丽乐山。
2018年,我市又开通了“心连心服务热线”,扩大环保问题反映渠道,形成了生态环境问题搜集、曝光、办理、反馈、评估、销号的全程问题解决链,将环境监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已累计推出“环保曝光台”792期,共交办督办生态环境问题792个,曝光问题整改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自曝“家丑”全覆盖查找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不断创新解决问题方法,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环保曝光台”的设立,是市委、市政府履行生态环保职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实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和有力抓手。
2017年7月19日,首期“环保曝光台”栏目在市级媒体推出。自此,“环保曝光台”成为市级媒体的固定栏目并常态化刊播,让生态环境问题在聚光灯下变为“人人关注、共建共治”的公共职责。
为全方位搜集线索,我市建立了“线上+线下”线索搜集机制,推动“心连心服务热线”与“环保曝光台”信息共享,开设24小时曝光举报热线,公布互联网反映渠道,实行有奖举报,鼓励群众成为环保监督员。与此同时,建立市级媒体记者“全员搜集”机制,让每个栏目记者都成为生态环境问题的线索收集者。
“我们通过明察暗访,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客观全面曝光。”据参与过“环保曝光台”栏目采访报道的记者介绍,媒体曝光的范围覆盖我市全域,内容涵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等多个方面。
动真碰硬全链条解决问题
“环保曝光台”坚持以曝光问题为手段、解决问题为目的,建立完善责任压实、立行立改、交办督办等机制,打通整改落实“最后一公里”。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坚持清单制与责任制并举,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曝光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问题整改清单,逐一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措施、整改目标和整改时限,真正让曝光的问题有人负责、事有人抓,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回应、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终止。同时,问责与问效并重,对整改问题不力的,该约谈约谈,该问责问责。
坚持既治标更治本,对曝光问题及时回访、公开销号,让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为此,我市设置“环保曝光台”姊妹篇“回音壁”,对每个环保曝光问题进行后续报道,及时反馈相关单位整改情况。通过现场查看、专家鉴定、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媒体曝光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行销号事结,并对典型案例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不再反弹。
形成长效 全社会反响良好
3年多来,“环境曝光台”坚持问题导向,整治了一批“痛点“、打通了一批“堵点”,以点带面、追本溯源,构建起了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一批批扬尘噪音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河沟水库污染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得以整改。
我市开设“环保曝光台”的做法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也受到社会各界认可。“媒体曝光后,我家附近苍蝇泛滥的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近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市中区通江街道檀木嘴社区居民任洪英说。
“环保曝光引起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加强了,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提高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面源污染少了,环境问题线索比以前难找多了。”3年多来,深度参与“环保曝光台”的记者感受颇深。
“‘环保曝光台’已经成为党委、政府连通人民群众的一座桥梁,成为了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一个平台。”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保曝光台”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很大,已成为我市新闻舆论监督的品牌、压实环保责任的抓手、全民参与的平台以及展示从严执法的窗口。
由小见大、回应民生、贴近民情。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标准,把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摆在第一位,“环保曝光台”持续指向推进绿色发展,打造天蓝、水碧、地净的美丽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