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增殖放流的鱼类分大、中、小三种,凡是长度超过10厘米的鱼苗,背上有一根黄色的标签,标签上标著安谷电站字样及编码。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鱼苗的“身份证”,通过编码信息能了解鱼类的生存状况,为增殖放流活动成效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据悉,安谷电站已于日前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工程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赢,为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实施鱼类增殖放流,对保护大渡河本土鱼类,补充和恢复天然水域鱼类资源的种群数量,保护大渡河以及岷江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与放流活动的市渔政管理总站负责人呼吁,沿线村民携手行动,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共同保护乐山的母亲河,恢复水生生态平衡,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乐山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