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素质
宋琴华
  ■ 宋琴华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应当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向语文能力型发展的教育。语文能力型的特征又在于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授模式组织教学的占大多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思维被动地受教师思维的牵制,这样的教学费时多,质量低,效果差。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素质呢?近年来,我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我不布置家庭作业,而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自己走完学习过程,效果非常好。下面,我以教学《全神贯注》一课为例,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疑——解题质疑,明白目标

  这一步引导学生“生疑”,这是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从解题质疑入手,让学生围绕“题眼”提问,从而定出该课的学习目标。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明白本课学习目标。

  二、学——自读课文,读懂内容

  这一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题后,学生已迫切想了解提出的问题。此时安排学生自学课文,运用中低年级学到的识字、解词、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做好学习笔记。

  三、议——小组读议,相互启发

  这一步骤需要老师事前先分好小组,做到每一小组均有一名优秀同学担任组长,像小老师似的提问、抽问、检查自读课文情况。学生讨论完后,选一组长为代表上台讲解,师生补充。比如,邓云露汇报他们组解决了以下问题:①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②茨威格怎样祝贺罗丹杰作的诞生?③罗丹是怎样修好那座女像的?其他组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如有的组补充了你怎样理解茨威格的话等等。这样,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质疑,对课文内容和结构了解得就更加深入了。这一步可以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发现,多分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析——引导赏析,突出重点

  这一步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对课文的重点句、段进行赏析,学习该篇课文的写作手法。

  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你认为哪些句子最能看出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勾出句子,品位批注。在赏析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只有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写,才能充分表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精神。

  这一步骤很关键,教师事先要对课文钻研很深,迅速及时地对学生的理解作出判断,将学生的思维往课文重难点方面牵引,有效地驾驭课堂,顺利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达到和谐统一。

  五、练——课堂练习,检查双基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课字、词、句、段、篇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六、仿——仿说仿写,灵活运用

  这一步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我给出以下一组句子,让学生选取其中一句,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将内容写具体。

  1. 王红同学正在聚精会神地做航空模型。

  2. 老泥人捏“孙悟空”的动作真熟练啊!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灌输给学生许多语文知识,而在于教学生自己走完学习过程,培养他们自能读书,自能写作的能力。

  实践证明,采用以上六个步骤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一定的规律性,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运用这种模式去进一步探索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整个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学容量大,学生参与面广,这样新鲜活泼的教法,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讨论积极;它既培养了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采用此教法要注意几点:

  1. 此法适宜有了一定识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高年级学生。

  2. 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适应此教法。

  3. 必须针对课文特点,灵活运用此教法。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学习过程指导的研究上,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思考,去完成认识事物的过程。

  (作者系乐师附小教师)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
   第04版:时事
一年级住校生从哭泣到独立
庆祝教师节
举行教师书画大赛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素质
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
首次开展手绣制作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开展小课题科研培训
乐山日报教育03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素质 2015-09-14 2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