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中医康养
     
本版列表新闻
~~~
~~~市中医医院“网约护士”获好评
     
2022年07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针见影”除病痛
戴余乐
刘刚(左二)进行教学指导 受访者供图

  诊断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哪一类型,做出诊断。再予以相应的配穴处方治疗,调腧穴、通经络,使脏腑趋于调和,阴阳归于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视为“针灸”。 

  “现在很多人认为,针灸是‘慢郎中’,但事实上,‘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针灸疗法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乐山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刘刚介绍,针灸作为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

  有效应对危急重症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为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这种情况是脑干梗死当中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也属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今年4月,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就收治了一名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刘刚通过针药并用,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恢复健康。 

  刘刚回忆,该患者今年55岁。4月中旬,该患者出现呕血伴双下肢无力5天。在医院治疗时,因少数民族民俗习惯,要求回家几天。在家期间,该患者症状加重,出现呕血、眩晕、便秘、麻木等症状,于是前往市中医医院继续治疗。经进一步检查和多科会诊,确诊患者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且右侧延髓梗死病灶面积大,遂转入医院脑病科。 

  “通过询问,我们才了解到该患者已经8天未进食,水也喝得很少。整体情况非常差。”刘刚告诉记者,当即,根据患者病情,科室采取了针药并用的治疗方式。刘刚施针帮助患者调神通络,配以药物改善脑代谢和脑供血等。4天后,患者发作性眩晕明显减轻,无呃逆,无肢体乏力,麻木症状消失,进食情况好转,一周便康复出院。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实质缺血性坏死,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且病愈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日,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入院时言语不能,进一步检查后,发现患者大脑多发性梗塞,情况十分危急。当即,刘刚为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后患者逐渐恢复平静,可简单对答。后续继续针灸加药物治疗,患者出院时未见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情况良好。 

  “现代临床认为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抗凝治疗,治疗基本原则为迅速恢复脑血流量,目的在于抑制血栓再形成,其次尽量在短时间内恢复侧支循环的血液供应量,减轻脑组织损伤,以及防止或降低并发症的再次损伤,动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刘刚介绍,然而单纯依靠西医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仍存在不足。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的治疗方案,针灸早期介入治疗,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良好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减轻脑缺血神经元损伤。

  钻研针灸疗法发挥中医特色

  中医针灸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其适应症不仅仅是治疗中风偏瘫那么简单,针灸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面瘫、眩晕、头昏头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急性脊髓炎等。 

  刘刚介绍,他之前接诊的一名病人,因为颈椎病来到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就诊。刘刚在诊治中得知该患者最近总是头痛、头晕,于是就通过针灸的中医治疗技术进行了诊治,没想到一针下去患者头就不痛了。“中医针灸通过辨证施穴、运用捻转、提插等不同的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对改善症状有其独到之处。”刘刚说。 

  针灸作为一种中医诊治手段,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特点辨证施治。不同的临床症状,取穴不一样;不同类型的眩晕,取穴也会有所区别。此外,针灸和中药一样,也讲求穴位配伍。而穴位之间的配合,完全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刘刚表示,学无止境,他将继续钻研针灸疗法,发挥中医特色,为更多脑病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医疗服务。

  记者  戴余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热闻
   第04版:健康聚焦
   第05版:健康综合
   第06版:中医康养
   第07版:妇幼健谈
   第08版:健康教育
“立针见影”除病痛
线上申请 线下服务
三江都市报中医康养06“立针见影”除病痛 2022-07-21 2 2022年07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