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文化
     
本版列表新闻
《抗美援朝战场追忆》~~~
~~~
长篇小说《斑鸠落地》连载~~~
~~~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美援朝战场追忆》
听乐山志愿军老战士讲述峥嵘岁月
钟础蔚 宋雪
志愿者走访老战士 志愿者 供图
《抗美援朝战场追忆》书封

  ■ 见习记者  钟础蔚  记者  宋雪  文/图

  70年前,风华正茂的他们为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奏响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70年后,耄耋之年的他们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再次回忆起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用亲身经历讲述炽热的爱国情怀。

  近日,乐山历史文化学者魏奕雄主编的《抗美援朝战场追忆》正式推出。作为乐山档案史料丛书的第七本,《抗美援朝战场追忆》汇编了我市范围内70多名志愿军老战士的口述历史以及部分追忆文章,用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生动的战场故事,传承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抢救性走访记录

  他们与时间赛跑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打响第一枪;同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作为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的领导机构。

  “乐山地区和各县都成立了分会,乐山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掀起了空前的参军热潮,全地区有十万余名青年积极报名参军。”根据魏奕雄对各县志的查阅汇总,抗美援朝期间,乐山籍志愿军牺牲人数超过400名。

  “如今,乐山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都八九十岁了,极少数超过百岁,到底还有多少在世,没有确切数字。”魏奕雄说,时间的紧迫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催促他们与时间赛跑,抓紧做好做细“抢救性”采访工作,将老战士的口述历史记录下来,将战场上的英勇事迹记录下来。

  2021年9月起,一群自掏路费、义务奔走的志愿者们,积极加入到寻找采访老战士的队伍当中。

  为了尽可能多地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志愿者们在各单位、组织、机构的帮助下进行资料收集,并通过自己认识的老战士,相互介绍扩大寻找范围。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一一登门拜访,记录下老战士的口述内容和资料照片,认真整理成文,并进行细致核对。

  “老人们回忆起70年前的战事,有些时间、地点、情节等难免会有不准确之处。”魏奕雄介绍,志愿者们会通过详细询问、多次上门进行记录,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大家尽全力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核实。

  据悉,志愿者们原计划在乐山市范围内拜访100名乐山籍和外地籍现住乐山的志愿军老战士,但有的老人因病或因记忆力衰退无法讲述,最终采访到了70多名,记录基本信息20多名。

  致敬最可爱的人

  老战士精神不灭 

  近日,《抗美援朝战场追忆》问世。该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口述,共计75篇;第二部分为追记,共计4篇。

  “有的老兵在我们采访后一两个月后就逝世了。”游小玲、廖翔等志愿者分工合作、各尽所能,积极参与到老兵寻访、采编整理、视频拍摄制作、宣传分享等工作中,为《抗美援朝战场追忆》的编印提供珍贵资料。

  记者注意到,书中记录的志愿军老战士有机枪手、炮手、汽车兵、架桥兵、侦察员、通讯员、卫生员等,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战士。

  五通桥区牛华镇的老战士裴谦智,不满16岁便报名参军,来到朝鲜战场后,当了两年37高射炮的二炮手,参与护卫机场修建、保护物资仓库等任务;井研县王村镇的老战士田泽银,抵达朝鲜的首个任务便是抢修泰川机场,期间突遇敌军轰炸,所在营牺牲了18位战友,其中井研籍战友就有9位……

  “他们的口述虽然只是各自经历的细小碎片,但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第一手史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材料。”魏奕雄说。

  历史不能忘却,记忆从未远去。魏奕雄告诉记者,这些口述历史,填补了乐山籍战士抗美援朝史料的不足,将激励着年轻一代学习、继承、弘扬志愿军精神,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乐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听乐山志愿军老战士讲述峥嵘岁月
金庸展在上海落幕 唤起读者青春记忆
神秘的石头屋
公益广告
乐山日报文化02听乐山志愿军老战士讲述峥嵘岁月 2022-12-18 2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