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 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召开~~~蒋刚主持并讲话
三江白塔~~~
加速推进~~~
~~~
     
2022年10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江白塔
一座宋塔 八百年地标
王佳怡 赵径
三江白塔周边环境
保护修缮
白塔外观
白塔局部

  ■ 王佳怡 记者 赵径

  三江白塔,又名三江雁塔、三江宋塔,位于井研县城南13公里处的三江镇东头小山丘上,临河而立。从塔上可瞭望茫溪河、月波河和木瓜河,故地名“三江”。三江白塔在公元1206年以前即已存在, 2007年6月1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6日,经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风犹存话宋塔

  时光悠悠,河水滔滔。在井研县三江镇的一座小山坡上,雄伟的三江白塔已经镇守于此800多年。

  三江白塔建筑造型严谨、风格朴素、线条匀称,结构坚固,是井研县现存时代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宗教建筑,也是四川省价值较高的南宋时期古塔之一。据史书记载,三江镇以前属荣县、威远、井研共有的行政区域,三地有人中了进士都要到该塔的碑上题名,史曰:雁塔题名。三江白塔,既是一座宗教之塔,也是一座地标之塔、人文之塔,镌刻着宋代的盐业辉煌、经典人文的印迹与光芒。

  三江白塔为密檐式砖木结构,塔身为须弥座四方形,建于宋代,坐北向南。根据《荣县志金石》第十四有雁塔题名,所以白塔至少在公元1206年以前即已存在。该塔占地面积47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因塔身刷白灰,远望呈白色,故民间称为“白塔”,此谓远近皆知,流传至今。

  井研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江白塔为四边形13级密檐式空心砖塔结构,共13层,通高29.6米,塔基为四方形,基座边长9.75米,宽9.11米,塔内塔心室五层,有阶梯可至第10层。第1层至第10层每边均砖砌四柱三间仿木构建筑,柱头饰一斗三升斗拱,每层均有圭形小窗以供登临时眺望。塔每层四面均有假窗,有一通光方孔。有青砖斗拱装饰,大砖长55厘米,小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均为5.5厘米,转角处用圆砖与三角形砖。施工时每砌3层,用抓钉嵌扣,直至塔顶,因而具有较强的防震性能。

  站在三江白塔上,远眺沃野,风光无限。

  保护传承焕新生

  三江白塔尺度雄伟,构造杰出,柔和绚丽,在中国造塔史上是一座当之无愧的艺术精品。同时,三江白塔也是认识和研究宋代西南地区砖塔的重要实物,是中国古代砖石建筑演变的一个重要断面,砖塔反映出宋代这段时间三江乃至四川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变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据了解,三江白塔在明清两代先后培修过 3 次。近年来,井研县不断投入资金,加大对三江白塔的保护力度。

  2017年,投入60万元,实施白塔环境整治与保护工程,将白塔周边约5亩土地用于白塔公园建设,主要修建挡墙、围墙、停车场、入园道路等;同时对白塔实施亮化工程,千年白塔亮了起来,既改善了白塔周边环境风貌,提升了白塔整体形象,又给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更好地传承了白塔历史文化。

  2021年3月,三江白塔修缮工程开工。通过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保护、加固和修复,具体包括去除不当修缮、杂物与表层植被微生物清理、塔身补砌、剔损补残、塔体加固、补嵌灰缝、室外排水设计、修复塔刹等。

  据了解,井研县将继续实施三江白塔石质文物本体保护、周边村落风貌整治与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工作,结合城市规划,整合周边景观资源,进一步完善三江白塔的利用与管理工作,让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宋塔焕发新的光彩。

  (本文图片由井研县三江镇政府提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化
   第03版:海棠
   第04版:镜头
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全力服务全省疫情防控大局
一座宋塔 八百年地标
翡翠路堤防综合整治工程 力争提前完工
报头
乐山日报一版要闻01一座宋塔 八百年地标 2022-10-09 2 2022年10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