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梦瑶 记者 唐诗敏)为强化“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连日来,峨眉山市龙门乡围绕“四得”标准,通过“三实”举措,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摸实情”,深挖培养潜力。按照“摸清底数+摸清需求”原则,做好数据摸排。组织乡、村、组党员干部80余人,通过敲门入户、电话询问等方式,将全乡有劳动力的家庭2647户、劳动力人口5191人纳入动态管理。结合从事职业、技能特长、个人意愿,分年度、分类别制定培养计划,建立“农村家庭能人”3本台账,做到家庭情况清楚、培养方向明了。目前,该乡共发掘有特长的能人20人,并将其纳入教学师资队伍,发挥本土人才“蝴蝶效应”。
“出实招”,丰富培训内容。通过“基地建设+科学培训”方式,筑牢培养基础。依托龙门乡“粮、猪、菜、药、茶、酒、房”7大核心产业,建立阳光大米种植、粮猪产业养殖、高山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有机茶种植生产、粮食白酒生产、民宿产业集群等7大研学实训基地,打造听风民宿、溯溪民宿两大人才沙龙平台,实现能人培养实训基地全覆盖。整合资源和力量,建立一支由22名行业专家、致富能手、院校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采取“课堂教学+基地实践”形式,提升教学吸引力。
“谋实效”,强化能人应用。采取“创业带动+能人引领”方式,发挥能人影响力。鼓励能人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并在土地流转、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助力。目前,全乡已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29家,高山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种植规模超1万亩,带动周边3000余名群众增收。采取“1+3”结对帮带,让“农村家庭能人”成为邻里“好榜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