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健康教育·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8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对“秋老虎” 中医有妙方

  时下虽已是“三伏”之“末伏”,但高温天气仍持续攀高。高温之下,预防中暑的中医方法有哪些呢?记者采访了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林艳,带来了中医防中暑的“小锦囊”。

  林艳表示高温之下,冷饮凉茶瓜果成为人们最爱的饮品食物,但过度的饮用寒凉容易损伤脾胃之气,引起食欲减少、胃痛、腹泻等症状,长期吃冰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肾的阳气,导致脾肾阳虚;其次,三伏天人体新陈代谢活动旺盛,汗出得较多,毛孔开泄,如果贪凉,如汗出后吹风或空调过凉都更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同时,三伏天脾胃的功能容易被暑湿之邪阻遏,人体容易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手脚脱皮、湿疹、水肿、四肢乏力、困倦思睡等各种症状。

  高温之下有哪些防中暑的食疗方法呢?林艳推荐以下几种:

  1. 薏苡仁30克、莲米30克,炖排骨半斤,炖2小时。食肉喝汤。

  此方益气健脾、养阴除湿。适合心烦不眠、皮肤易生细小水泡瘙痒者。

  2. 薏苡仁30克、西瓜白瓤(西瓜翠衣)半斤,炖鸭胗2个、瘦肉半斤,炖2小时,食肉喝汤。此方健脾除湿,适合燥热、口渴、胸闷食少者。

  3. 白萝卜1个,白毛冬瓜半斤,瘦肉半斤炖2小时。此方健脾除湿、宣肺祛痰。适合痰多、口腻、头昏、困倦、水肿等暑湿困脾者。

  4. 鲜荷叶半张、鲜桑叶十片,鲜马齿苋15克熬开10分钟即可,此汤芳香解暑、养阴生津、除湿清热。老少皆宜。

  5. 白茅根30克、金钱草30克、车前草30克煎水500克,作茶饮,少饮频服。此饮可清热除湿。用于夏季小便频少,尿急、尿痛的患者。

  6. 酷暑高温天气对于体质虚弱者最是考验。用南沙参10克、石斛10克、藿香10克、苡仁10克、白蔻3克、荷叶3克、金银花6克,熬水开后10分钟,取汁加饴糖,作茶饮。益气养阴、化湿解暑,最适合感受暑热的体质虚弱者。

  除了防中暑的食疗方法之外,林艳也补充了高温天气下的注意事项:

  1. 高温下,饮食应尽量清淡,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吃为宜。

  2. 不要贪凉过食生冷,尤其过了“立秋”节气,标志季节逐步慢慢转入秋季,冷冻的凉茶、西瓜、奶茶要减少食用或不食,特别是冬季手脚不温、气血不畅的人群,要忌食生冷食物护卫阳气。

  3. “夏练三伏”要适度。部分体育爱好者也会在三伏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高温之下,也应注意适当锻炼,早晚锻炼,避免中午午后时段,多饮水,补充水分,避免中暑发生。(据封面新闻)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健康教育·广告
   第04版:综合新闻
溺水如何自救?
“百日攻坚”利民为本
以赛促旅 书写省运“嘉”话
聚力省运会保障 诠释“乐山担当”
高温下,如何保护你的“第一道屏障”?
应对“秋老虎” 中医有妙方
公益广告
乐山日报健康教育·广告03应对“秋老虎” 中医有妙方 2022-08-20 2 2022年08月20日 星期六